這家曾享譽省內外的酒企,是否因實控人侵佔上市公司資產陷入當下境地?真相或許即將揭開。

位於甘肅武威的皇臺酒廠辦公樓。攝影:陳慧東

記者 | 陳慧東

4月22日晚間,*ST皇臺(000995.SZ)發佈公告稱,公司連續三年經審計的淨利潤爲負值。公司股票預計自4月25日披露2018年年報之日起停牌。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將面臨終止上市風險。

4月23日,*ST皇臺開盤大跌4.29%,隨後跌停,報7.74元每股,跌5.03%。

財報顯示,*ST皇臺2016年、2017年經審計的淨利潤分別爲-1.88億元、-1.27億元。根據2018年業績快報,*ST皇臺預計2018年淨利潤同比增長53.76%,但仍爲-8675.28萬元。

*ST皇臺表示,2018年,公司的經營狀況並沒有實質性改善,仍在進一步惡化中。

作爲西北地區最大的白酒、葡萄酒製造企業之一,皇臺酒也曾享譽省內外,甚至有過“南有茅臺、北有皇臺”之稱。但近兩年來,從*ST皇臺身上看到的更多是“獐子島第二”、訴訟纏身、大股東成“老賴”、保殼遇阻等消息。

據界面新聞此前報道,*ST皇臺內部人士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表示,*ST皇臺前董事長盧鴻毅在職期間,以多種方式大肆“掏空”和“侵佔”上市公司財產,涉案數額或超3.6億元;此外,在盧鴻毅任職期間,*ST皇臺所涉的多樁民事糾紛及債務,在賬目上存在瑕疵。

針對此種說法,*ST皇臺董祕謝維宏1月21日接受界面新聞記者採訪表示,2018年10月前後,甘肅省武威市公安局已成立“4.19”專案組對*ST皇臺“庫虧”及相關案件進行調查,繳獲了犯罪嫌疑人藏匿的賬本、會計憑證等,初步查清了武威、蘭州兩地的涉案金額,掌握了盧鴻毅等人侵佔和掏空上市公司的大量證據。但鑑於主要犯罪嫌疑人還未抓捕歸案,案件具體情況尚未對外公佈。

這家曾享譽省內外的酒企,是否因實控人侵佔上市公司資產陷入當下境地?真相或許即將揭開。

*ST皇臺於4月12日公告稱,公司收到了中國證監會的立案調查通知書,通知書告知: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公告未對信披違規的具體事項進行陳述。

值得注意的是,已在退市邊緣掙扎多家的*ST皇臺,於近日宣佈變更實控人。

接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的同一日,即4月12日晚,*ST皇臺披露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稱,公司股東北京皇臺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與盛達集團簽署了《表決權委託協議》,盛達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西部資產合計控制上市公司3529.6萬股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9.9%。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爲盛達集團,實際控制人變更爲趙滿堂。

公開資料顯示,盛達集團成立於1998年,業務涵蓋金融投資、資產管理、保健醫療、礦業開發、建築地產、文化旅遊、貴金屬加工,擁有甘肅、北京兩個集團總部。盛達集團在官網中曾提到,目前,集團正在向酒類文化、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拓展。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現,盛達集團董事長爲趙滿堂,在2018年10月發佈的《2018胡潤百富榜》中,趙滿堂、趙慶父子的財富值保持穩定,以45億元排名902位。此外,趙滿堂曾擔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甘肅省政協常委、甘肅省中小企業聯合會會長、甘肅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等職。

多事之秋,*ST皇臺的股價卻獲得了一波許久未遇的漲勢。

4月4日至4月19日,*ST皇臺已收穫連續11個交易日漲停。截至4月22日,*ST皇臺報8.15元/股,跌4.34%,較2019年初股價實現階段性漲幅約63.65%,讓衆多投資者爲之驚歎。

東方財富龍虎榜數據顯示,在*ST皇臺此輪大漲中,遊資炒作痕跡明顯。從4月9日至4月19日龍虎榜合併數據來看,共有1家機構席位參與,合計上榜共1次,賣出189.70萬元;其餘皆爲營業部席位,其中,海通證券蘭州東崗東路買入次數最多,共計淨買入1427.44萬元。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