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收到粉絲朋友和我的學員問,蒸好包子饅頭外皮很厚而且還難嚼,這既影響了鬆軟蓬鬆的美觀,又口味欠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搞清楚它形成的原因,一是用的是高筋粉,二是醒發沒有到位,問題找出來後就找解決的辦法,一是二發醒發到位,二是高筋粉裏兌些低筋粉或直接用中筋粉,但有時或包子還需突出嚼勁,那就在高筋粉添加本章重點介紹的方法,可使包子鬆軟、亮晶、有筋力並且沒有硬皮。

鬆軟蓬鬆的饅頭

鬆軟蓬鬆沒硬皮的包子

外脆內嫩的餅子

1、常規做法。我們可選用中筋粉,用溫水加上酵母激活後倒入麪粉中拌勻沒幹面時,和成團再揉兩三次或在壓面機中壓十五六次,而後進行發酵到2倍大,再次拿出排氣或放壓面機中壓兩三次,此時可開始做包子或饅頭,全做好後再進行二次發酵,二發的標準,包子是鬆軟並有粘性就好了,饅頭鬆軟有粘性並明顯變大,這時可以開水上籠大火蒸制,時間到後即可食用,剩餘的等涼卻後裝在塑料袋中密封保存,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饅頭二發要發過些,這樣不管是才蒸出來的或第二次食用都不會有硬皮出現。

麪粉里加些油

2、特殊做法。一是在麪粉中加2%的精練豬油或玉米油或葵花油,方法是先在麪粉中加些油充分拌勻,而後加入酵母水攪勻至沒面幹西,再和成麪糰揉成光滑細膩的麪糰,也可用壓面機壓十五六次,再進行一發到2倍大,拿這排完氣,開始製做包子或饅頭,全做完進行二次發酵,標準與常規要求一樣,包子鬆軟有粘性,饅頭有粘性鬆軟並明顯變大,方可開水上籠大火蒸劍。

二發好的包子

二是麪粉的1/5用開水燙過,再把酵母水倒入乾麪粉中拌勻揉成團,然後把兩者揉到一起,一發二發方法如常規發酵一樣。

用燙麪發酵好的麪糰

三是高筋粉加1/3的低筋粉,也可加1/2中筋粉,這樣做的目的不僅蒸出的饅頭包子沒硬皮,而且能充分發揮麪粉的所有特相,使其口感更有嚼勁,賣相更爲好看,放法是把酵母水倒入拌好的麪粉中揉成光滑細膩的麪糰,然後進行一發二發蒸制。

四是麪粉中加入無鋁泡打粉,用量是麪粉量的1%左右,方法是把泡打粉倒入麪粉中拌勻,而後倒入酵母水拌勻沒幹面,再和揉成光滑細膩的麪糰,再速行一發二發蒸制等操作。

特殊方法分了三種,可以分開做,也可兩點結合操作,也可三點共同結合操作,總的要求包子饅頭要沒硬皮並且鬆軟蓬鬆還要有嚼勁,鬆軟適當用水量稍多,蓬鬆可結合適用無鋁泡打粉,嚼勁離不開高筋粉並多揉些時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