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當中,伴隨着婚姻一詞的,往往還有嫁妝以及彩禮等等,這應該算是我們時下的風俗,而各個地區的不同,彩禮及嫁妝的金額也不盡相同。

最近,小胖在社區看到一個有意思的話題:結婚時父母給了20萬當作嫁妝,算不算是夫妻共同財產呢?

小胖相信,這應該不止是一個人的困惑,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困惑。因爲,很多人都分不清楚,到底嫁妝算不算是共同財產。也正是因爲如此,很多人爲了這些嫁妝及錢造成兩夫妻爭吵,甚至是鬧上了法庭。

那麼,小胖今天就來講一講,嫁妝,算不算是共同財產?

結婚時父母給了20萬當作嫁妝,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一、什麼叫做共同財產?

要想討論嫁妝,就一定要先講講共同財產的定義。要講夫妻共同財產,就必須要有所根據,而最有說服力的根據,便是我國的《婚姻法》了。在《婚姻法》中,以下幾種在結婚以後算是共同財產:

1、工資、獎金;

2、生產、經營所得的收益;

3、知識產權收益及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

前兩面點比較好理解,因爲這些都是看得見的錢,雙方也知根知底,但是第三點當中的知識產權收益就比較的複雜了。通俗一點來講的話,如果其中一方有申請某些專利或者說有出版一些書籍和擁有版權的東西,就算是夫妻共同財產。

而第三點裏面的贈與財產,則需要分不同情況來看待是否爲共同財產。

結婚時父母給了20萬當作嫁妝,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二、嫁妝算是共同財產嗎?

在《婚姻法》裏的第十八條裏,有着明確的一項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或者贈予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的一方財產,則視爲個人財產。

也就是說,如果父母給女方的嫁妝,是在結婚之前給的,那便視爲是父母贈與子女的,這屬於個人的財產,不算是共同財產。

但很多地方都有先登記,後辦理儀式及給嫁妝這種風俗,這種情況之下,就算是夫妻二人所有,而非單方的。搞清楚這兩點以後,也就能夠理解嫁妝到底算不算共同財產了。

另外,遺囑裏專門寫道只給其中一方的話,這也算是私人財產。例如,小胖所知道的幾個地方有一種風俗,那就是孃家人立遺囑時會故意的將女婿劃在遺囑之外,不讓他們分到一分錢。

雖然看上去似乎對女婿不公平,但我們換個角度想想,這算是父母保護子女的最好辦法。畢竟,在金錢面前,誰也不敢保證其中一方是否是真心的,但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卻是真的。

而且,如果另一方真的沒有二心的話,那遺囑哪怕只是給另一方,其實最終也會兩人一起用掉或者花掉,也算是間接受益。

結婚時父母給了20萬當作嫁妝,算夫妻共同財產嗎?

其實,小胖覺得身爲男同胞的話,倒也不用太在意嫁妝是否屬於女方還是共同財產,因爲,如果你真的愛對方,打算和她過一輩子的話,這些錢其實都是你們兩人的。

但怕就怕在,某些人結婚就是衝着錢去的,所以也就怪不得別人故意針對你了。畢竟,在另一方的家人看來,你始終會是一個外人。

而婚姻就真的算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只有時間越久,另一方的父母纔會慢慢的認同你,這需要一個過程。

那麼,在您的生活圈子當中,結婚時父母給了多少嫁妝呢?有沒有因爲嫁妝與財產歸屬問題和另一方鬧僵過呢?一起在留言區討論一下吧!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小胖點個贊哈,小胖先謝過啦!)

小胖開通公衆號啦,歡迎各位關注,一起成爲斜槓奮鬥青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