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鎮原縣平泉鎮的一場集體婚禮讓這個節日變得更加溫馨浪漫。貧困戶王鑫和妻子朱愛琴就是其中一對新人。

39歲的王鑫是鎮原縣平泉鎮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2口人。老父親上了年齡,經常看病喫藥,王鑫在家照顧老人,脫不開身,只能依靠種地維持生計,家裏生活非常拮据。父親很是着急王鑫的婚事。他告訴筆者:“眼看孩子年齡大了,找不上媳婦,家裏情況又不好,誰家姑娘願意嫁到我們家來?”

王鑫家裏狀況雖然不好,但他爲人誠實,喫苦耐勞,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急着給他介紹對象。王鑫心想自己年齡大了且家裏特殊,又拿不出彩禮錢,不打算再找。可老人和親戚朋友一直催促着,王鑫又不能辜負他們的一片心意,就有心無心地應付着。

“2018年5月20日!我們將永遠記得這個日子。通過媒人的介紹,我們第一次微信聯繫,這就是緣分的開始。”王鑫喜滋滋地說,“遇到朱愛琴,我覺得她就是我要找的人,無論彩禮多高都要把她娶回來!”

王鑫說,妻子朱愛琴是孟壩趙咀人,他倆開始通過電話、微信培養感情。初次見面,一個樸實憨厚,一個純樸大方,可謂是“一見鍾情”,很快確立了戀愛關係。不到三個月時間他們就開始談婚論嫁,決定步入婚姻殿堂。按照當地習俗,結婚前男方要給女方家彩禮,有的還要樓房、轎車、“三金”等,這可愁壞了王鑫。

“我結婚比較晚,婚前身邊的人和我開玩笑說,‘多好呀,結婚晚升值了。’其實,在我的心裏,我對高價彩禮很反感。難道兩個人的感情就是用男方給女方多少錢來衡量的嗎?”朱愛琴說,所以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決不隨波逐流,自己要做一名“零彩禮”的新娘。

朱愛琴向王鑫說了自己的想法。王鑫很喫驚,但也擔心這樣會委屈了自己的新娘。很多人認爲彩禮要得越多,越能顯示男方對女方的尊重。善解人意的朱愛霞可不這麼想,她對縣上的移風易俗政策瞭解很透徹,認爲天價彩禮只會增加對方家庭的經濟負擔,給雙方的感情添加隔閡。在她心裏,真愛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她堅決不要彩禮。

朱愛琴坦言,得知她的想法時,家裏人都有些不理解,也無法接受。認爲出嫁,一分錢彩禮不要,這不是讓鄰居都笑話嗎?

朱愛琴最在意的是王鑫對她的感情以及他的人品,對物質沒有那麼大的慾望。而且“零彩禮”出嫁,可以減輕男方家庭的經濟負擔,何樂而不爲?經過一遍遍耐心溝通,最終全家人都表示尊重她的決定。

“他也很會做事,只要有空就會給我家裏人打電話,或者上門看望。我的家人早已認可了他的人品,感覺他老實可靠、踏實本分,所以才最終認可我們的決定並真心祝福我們。”朱愛琴幸福地說。

雖然新娘家沒要一分錢彩禮,但籌辦婚禮又讓他發愁。當得知鎮上要舉辦集體婚禮,他踊躍報了名,參加了這次以“倡導文明新風 抵制高價彩禮”爲主題的婚禮。

“能參加那天的集體婚禮,我確實很高興,無法用語言形容我的感受。黨的政策就是好,一場婚禮辦下來,我幾乎沒掏錢,政府還爲我們送上了冰箱、液晶電視和祝福紅包。我會珍惜我的家庭,用實際行動呵護我的妻子!”憨厚朴實的王鑫幸福滿滿地說道。

朱愛琴,好樣的

來源;鎮原通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