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小華曾表示,受疫情的影響,家政行業面臨的挑戰最大的就是阿姨回城和僱主讓阿姨進家兩個環節。對此,宋姐印證了鄭阿姨的說法,“即使是過年沒有回家的湖北阿姨,僱主也會擔心是否她家裏會有從湖北出逃的親戚,這個誰都不好說,家政公司這邊也不敢保證。

(原標題:阿姨難上門,僱主乾着急,疫情下焦灼的家政業)

近日,廣州一直陰雨綿綿。這個季節特有的潮溼與粘膩,使得兩個月都沒成交一單的宋姐心情愈加煩躁。

宋姐的保泰家政位於越秀區達道路與寺右新馬路交叉路口附近。往年,春節後原本是這個行業最旺的用工季,而現在,檔口前就連路過的行人都寥寥無幾。

“往年這個時候,每天來找工作的阿姨多的時候有七八十個,僱主那邊打電話的也很多。但今年生意十分難做。”3月5日,宋姐告訴時代財經。

32c22b85141a4ec1a31e6079dceee446.jpg保泰家政,時代財經記者攝

春節過後,本應處於活躍期的家政行業,正因爲疫情陷入近乎停擺的困境。

58到家CEO陳小華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估算,在全國大概1.5萬億規模的家政行業中,涉及70餘萬企業,3000多萬從業人員,而今年僅一季度家政行業的損失將至少在3000億元左右。“這對70餘萬家政企業來講就是業務寒冬,是至暗時刻。”陳小華表示。

停滯

陳阿姨從沒想過,原本應該是團圓喜樂的春節,會變成如今這副模樣。

爲了工作方便,陳阿姨在廣州白雲區租了一間兩室一廳的房子,與來廣州打工的兒子兒媳還有小孫子同住。正值春節團圓時刻,在湖南老家的丈夫也帶着上高三的女兒一同來到廣州,一家六口打算一起過個好年。

春節前後物價飛漲,豬肉漲到了51塊錢一斤,土豆等蔬菜也要7、8塊。雖然物價很高,但以每個月3500元的工資,陳阿姨覺得春節後努力工作,開支不成問題。

然而,隨着疫情逐漸加重,陳阿姨隱約有一種不好的預感。“過完年之後我就知道可能不妙,我們這出去的路都封閉了。”

初六是她和僱主年前約定復工的時間,她仍打算去碰碰運氣。

那天,她像往常一樣6:30搭乘公交上班,8點左右抵達僱主家所在的越秀某小區。等走到小區門口,陳阿姨不出意外地被保安攔下了。“小區管得很嚴,除了量體溫,看身份證之外,還要出示各種證明,不是小區的住戶都不讓進。”陳阿姨說道,“後來我給僱主打了電話,僱主就說算了,讓我先回去。”

無奈之下,陳阿姨回到家中,而等待她的卻是遙遙無期的復工通知。在這期間她曾給宋姐和僱主去過幾次電話,結果都不盡人意。“當時說是看疫情發展的情況,等着瓶頸過去之後再看看,可是誰知道要什麼時候纔過去。”

學校不開學、工廠不復工、家政無法上戶,這個本應該充滿歡聲笑語的兩居室瞬間將陳阿姨一家困於其中。

在深圳打拼,春節回了湖北荊州的鄭阿姨處境更是艱難。

作爲疫情重災區的湖北,自1月27日進入封閉狀態至今仍未解封。“每天在家裏就是喫了玩玩了喫,完全出不去,更不用說工作了。”3月4日接受採訪時鄭阿姨告訴時代財經,原定初八上戶的僱主早早便通知她不用回去了。

作爲住家保姆的鄭阿姨,在深圳雖並沒有房租的負擔,但在老家縣城按揭買了一套房子,每個月需還2800元。

“現在沒有工作做,完全沒有收入,還房貸的壓力就很大了。”剛還完2月份的貸款,鄭阿姨對接下來兩個月感到力不從心,遂給銀行打了通電話,希望能爭取延期還款,“那邊給的回覆就是不能延期,我說我現在這個情況真的沒辦法,然後銀行經理就說讓我們想辦法去借錢還。”

矛盾

陳小華曾表示,受疫情的影響,家政行業面臨的挑戰最大的就是阿姨回城和僱主讓阿姨進家兩個環節。

對於部分地區的家政阿姨而言,即便能成功回城,其首先面臨的就是工作難尋、無處隔離、以及地域偏見的問題。

6日,鄭阿姨向時代財經透露了一則好消息,其當地居委會即將爲離開湖北返工的人員分批次開具相關通行證明。

雖然即將返回深圳,但鄭阿姨並未感到輕鬆。在她看來,能出湖北並不代表她能找到工作,因爲很多留深的湖北家政人員目前都處於無工可做的狀態。“我們有一個家政羣,裏面點名了說不要湖北的。”

對此,宋姐印證了鄭阿姨的說法,“即使是過年沒有回家的湖北阿姨,僱主也會擔心是否她家裏會有從湖北出逃的親戚,這個誰都不好說,家政公司這邊也不敢保證。”

而作爲住家保姆,鄭阿姨回深後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去哪隔離。“很少有僱主會提供隔離場所給你,家政公司那邊我們暫時也住不了,只能自費找酒店隔離,但是就怕酒店不收。”

3月6日,時代財經致電深圳福田區4家酒店及賓館,其中3家酒店都不接受來自湖北的人員入住,只有一家規模不大的賓館同意其在提供相關健康證明後入住,單人間分別有80、98、108/天等不同價位。

實際上,無論是否是湖北籍家政人員,其難上戶的背後也是僱主們充滿糾結與矛盾的內心寫照。

“因爲害怕病毒傳染,很多僱主想請但是不敢請。但現在很多企業復工了,有的雙職工家庭沒辦法,不得不請。”宋姐說道。

白先生就是“不得不請”人羣中的一員。

白先生及其愛人平時朝九晚五,由於家中老人的身體原因,不得不隨時找人看護。然而年後由於疫情,阿姨廣西老家封村不能返粵,企業又面臨復工,白先生焦慮了起來,“這期間也面試過三四個阿姨,但都不太放心,而且價格也比平時貴了五六百。”

3月1日阿姨返回廣州,第二天白先生便帶阿姨去社區醫院查看了身體狀況,他表示,“我們也沒有條件再單獨找個地方給阿姨隔離,就只好讓她先住進我母親那,平時都帶好口罩,每天跟我彙報體溫狀況。先隔離14天,食材那些我們就買好給她送過去。”

雖然條件有限,但像白先生一家能爲回城阿姨提供落腳點的僱主的確是少數。“說實話,我們也怕,但是沒辦法。”白先生無奈道。

等待

提交申請後,鄭阿姨繼續在家等待結果。在她看來,只要能出湖北或許就有一絲轉機,“家裏很少有請家政的,而且工資也低,還是得回去。”

今年52歲的鄭阿姨從沒想過退休的那天,然而53歲往上的年紀在家政行業已經慢慢變得不喫香。“在農村的話六七十歲都是要幹活的,家政我還可以做個兩年,年紀再大一點照顧老人也還是有人要的。”

6日,宋姐的檔口久違的開張營業了半天,因爲有僱主需要面試阿姨。

宋姐家在廣州番禺,檔口在越秀。她急急忙忙地趕了過去,這是兩個月來的第7單。遺憾的是,雙方交談了近一小時,仍未談攏。

“你看,就說生意難做。不過聽說附近很多小區3月下旬就解封了,可能會有轉機吧。”宋姐站在門口看着僱主離開的方向拉了拉口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