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琳)4月16日,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及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因安全氣囊存在安全隱患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召回,決定自2019年8月30日起,召回360001輛汽車,這次召回也創下了今年以來單次召回數量最多的紀錄。

新京報記者根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公開數據統計發現,截至4月23日,有超過20個國內外品牌發起召回,其中包括沃爾沃、福特、寶馬、法拉利、奔馳、保時捷、大衆汽車、斯巴魯、奧迪和東風本田等品牌,召回數量超過159萬輛。從車系來看,德系、日系的召回數量佔比較大。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在健全的市場機制中,汽車廠商的主動召回是廠家對用戶負責的一種體現;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汽車召回已經成爲常態,常常一年中召回車輛的總量要高於全年汽車總產量。對於中國而言,成爲汽車產銷量最大的國家之後,下一步的目標應該是完善汽車的召回制度。

季度召回達108萬輛,同比下降

新京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4月23日,我國的汽車召回總量超過159萬輛,其中單次召回數量最多的是4月16日華晨寶馬聯合寶馬中國發起的召回,召回數量超過36萬輛。

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統計的數據發現,今年第一季度我國汽車市場共發起61批次召回,其中進口車企31次,合資品牌13次,自主品牌17次,總共涉及召回汽車數量達到108萬輛,與去年同期300萬輛的召回總量相比下降了64%。

業內有觀點認爲,整體上第一季度的召回數量與第一季度的產銷數量維持了平穩的狀態。一方面是2018年汽車市場的頹勢延續到了今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全國乘用車累計銷量507.8萬輛,同比下降10.5%;在整體汽車市場銷量低迷的情況下,車企將更多的精力都放在提升銷量上。另一方面,國產車的質量有明顯的提高,產品品質也有階段性的增強,故而召回數量減少。

新京報記者梳理發現,第一季度斯巴魯、獵豹汽車、克萊斯勒、保時捷、寶馬等品牌的召回梳理排在前幾位。

其中,斯巴魯於3月25日發起單次召回數量就達到了132954輛,召回部分進口森林人、XV、翼豹系列汽車;召回原因爲剎車燈開關接觸方式不合理,受車內清掃用品、化妝品等物品揮發出的含硅氣體的影響,在剎車燈開關接觸點處生成絕緣薄膜時,可能造成剎車燈開關相關的功能(剎車燈、P檔解除、發動機點火、VDC動態控制系統、EyeSight駕駛輔助系統)失效,同時警示燈點亮;車輛行駛過程中剎車時如果剎車燈無法點亮,可能造成後車追尾事故,存在安全隱患。

另一批次單次召回數量超過10萬輛的是獵豹汽車,1月15日獵豹汽車因制動踏板中間連接機構的傳動效率問題存在安全隱患發起召回,涉及召回車輛147136輛。另外超豪華車保時捷第一季度共發起三次召回,累計召回數量達到72202輛;克萊斯勒第一季度也發起三次召回,召回數量總計爲27637輛。

德系日系車企召回頻繁

新京報記者梳理後發現,第一季度進口車企和合資車企是發起召回的主力,其中又以德系、日系車企的召回數量居多。

今年年初乘聯會曾統計過汽車召回數量的結構,合資品牌佔比超過80%,進口車企和自主品牌均在10%左右。不過這一結構在今年第一季度有了明顯的變化,第一季度進口車的召回數量明顯增加,佔比達到33%;合資品牌的佔比有所下降,第一季度召回數量佔總召回數量的57%,而自主品牌基本變化不大,仍在10%左右。

對於這樣的結構變化,在業內人士看來,還是與整體汽車市場的銷量低迷情況有關。在市場低迷的情況,考驗車企的現金流和盈利水平,從現金流和盈利水平上來看,進口車企好於合資品牌,合資品牌又好於自主品牌,因此第一季度的召回數量結構會有所變化。

另外,新京報記者發現,其中第一季度日系品牌的累計召回數量超過41萬輛,成爲召回數量最多的車系;德系車的召回總量僅次於日系車,召回總量接近30萬輛。從三月的召回信息來看,僅有福特一家美系車品牌,剩餘皆爲德系車和日系車品牌。

在業內看來,“召回”一詞已經逐漸趨於中性,召回並不代表車輛質量差,車企的召回一方面是爲了消除車輛存在的潛在質量問題,另一方面也是車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表現,對於自主品牌來講更是成長髮展過程中的陣痛,是促進車企提高產品品質的良藥。

從近三年我國汽車市場的召回數量來看,雖然已經連續三年突破千萬輛,但2018年的總召回數量比2017年下降了37.5%;今年第一季度的召回數量也比去年同比下降了64%,這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也印證了中國汽車質量在逐步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