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我國唯一的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嘉善深諳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重要性,並以“五善五實踐”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爲核心,以志願服務爲抓手,調動各方力量,因地制宜開展經常性、面對面、農村羣衆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近年來,嘉善不斷夯實文明實踐主陣地,着力整合區、鎮、村公共服務資源,不僅在縣級層面建設了1個縣級文明實踐中心,還在各鎮(街道)建立9個文明實踐所,在村一級打造111家文化禮堂、社區文化家園,在家庭、企業設立310個文明實踐點,使活動陣地延伸到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工廠車間等生產生活一線,真正把陣地建到“家門口”,打通宣傳羣衆、教育羣衆、關心羣衆、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

N晚報記者 吳 覺 嘉善縣委報道組 張文燕 宋依依 照片由嘉善縣委宣傳部提供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內在氣質。

在新時代,想要取得文明成就,離不開城市的文明實踐。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是凝聚羣衆、引導羣衆,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的地方。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不僅是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決策,還是打通宣傳羣衆、教育羣衆、關心羣衆、服務羣衆“最後一公里”的重大舉措。

作爲我國唯一的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和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嘉善深諳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的重要性,並以“五善五實踐”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爲核心,以志願服務爲抓手,調動各方力量,因地制宜開展經常性、面對面、農村羣衆喜聞樂見的文明實踐活動,爲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強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就在前幾天,嘉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這意味着嘉善“文明實踐中心—文明實踐所—文明實踐站(文化禮堂)—文明實踐點”四級架構已形成。嘉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在新陣地上,站上了新起點。

融入“善文化”

打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建設篇章

衆所周知,嘉善因“民風淳樸、地善人善”而得名。

對於每一個身處嘉善的人來說,“善”字應該一點都不陌生,“善文化”根植在嘉善人的基因中。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無限的城市潛力和“善文化”的人文魅力等因素,都是嘉善這座城市發展的能量。

近年來,爲了打造獨屬於嘉善的“文化名片”,嘉善以“善文化”主題,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探索。一方面,號召全民“行善”,讓“善文化”成爲城市重要的文明點綴;另一方面,藉助善文化節等多種形式“揚善”,嘉善多方面貌的改觀都與“善文化”息息相關。

從嘉善歷史深處生髮的“善密碼”,正與當代精神文明主流價值融合激盪,孕育出以“善文化”爲核心的縣域人文品牌。而正是得益於“善文化”的加持,嘉善處處充滿着正能量,並初步形成了善政理念親民惠民、善商羣體創業創新、善德育人快樂成長、善居之地心美人和、善行天下溫暖人心、善氣迎人幸福嘉善的“善文化六大現象”。

沒有文明的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而“善文化”無疑就是城市文明的其中一個部分。

一直以來,嘉善這座被譽爲“滿城盪漾善文化”的小城,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設,堅持以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需求爲導向,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爲抓手,不斷加大投入。近年來,吳鎮書畫院、縣博物館、縣圖書館等一批標誌性文化基礎設施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文化禮堂、文化家園等陣地建設都實現縣、鎮、村三級全覆蓋,並創建了國家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在滿足羣衆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城鄉文明程度上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黨中央的重大部署。

今年初以來,嘉善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按照“中心—所—站—點”的四級架構,以“五善五實踐”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嘉善模式”。目前,嘉善正在打造“積善之嘉”志願服務品牌,開發志願服務網絡點單系統,推出針對農村基層服務的總菜單,打通關心羣衆、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除此之外,嘉善還着力推進星級文明戶、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戶評創工作,引領鄉風文明新風尚,助推鄉村振興,並構築“10分鐘文化圈”,加強羣衆文化供給,提振農民羣衆精氣神。

嘉善縣委副書記、縣長徐鳴陽介紹,當前,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已進入實施階段,總體目標是建成“四個新高地”,其中之一就是建成“人居品質新高地”,爲居民創造高品質生活,“剛剛投入使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既是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的重要載體、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也是建設人居品質新高地的重要內容。”

夯實主陣地

打通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

壯大主力軍

打造一支羣衆身邊的志願隊伍

人頭攢動的“紅立方”內,來自西塘鎮的一位黨員正在爲遊客倒熱水,小小的舉動讓遊客倍感溫暖。西塘古鎮“紅立方”黨員志願服務驛站作爲嘉善縣入黨積極分子的黨性鍛鍊實踐基地,每個週末和節假日都會有入黨積極分子和發展對象來此開展志願服務,服務景區遊客,提升黨性修養。

清掃房前屋後、搬運樓道雜物、分類撿拾垃圾……前段時間,嘉善縣姚莊鎮俞匯社區來了一羣“小紅帽”,200多名志願者走遍社區的角角落落,以分頭包乾的形式緊盯衛生死角,共清理出了50多車垃圾。這背後少不了“志願力MAX”的功勞。原來,2017年年初,姚莊鎮將各部門的特色志願服務加以整合,成立了姚莊鎮“志願力MAX”聯盟,從提高志願服務質量的目標出發,實施志願服務的“供給側優化”。

當然,這只是嘉善志願服務方面典型又普通的案例。

羣衆在哪裏,志願服務就延伸到哪裏。姚莊鎮的“志願力MAX”、大雲鎮的“紅雲”志願者、西塘鎮的“紅立方”、縣婦聯的“積善之家”巾幗服務、縣一院的“愛在善醫”……近年來,嘉善培育了一大批活躍在羣衆身邊的志願者隊伍和響亮的志願服務品牌,先後成立9支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支隊和9支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支隊,並下設100多支志願服務分隊,推動志願服務品牌全域化,實現縣、鎮、村志願服務站全覆蓋。

如今,哪裏有困難、哪裏需要幫助,哪裏就有來自這些服務隊的“紅馬甲”的身影,他們是嘉善這座小城最美的志願者。

在城區車流、人流密集的路口,你會看到,“紅馬甲”輪流執勤,開展文明勸導志願服務;在各個小區,你會看到,“紅馬甲”利用休息時間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平安建設和垃圾分類工作“三率”的入戶調查和宣傳;在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你會看到,“紅馬甲”爲老人送清涼、送溫暖、送演出、送關懷……截至目前,嘉善已建立了各類志願服務組織583個,註冊的志願服務者達13.24萬人,佔戶籍人口的1/3,累計信用時間超過了30萬小時,全縣初步形成了“處處有志願、人人可志願”的良好氛圍。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過程中,嘉善還開發了志願服務點單系統,依託“互聯網+”,讓志願服務可在網上點單、派單、接單,使志願服務更精準,真正實現羣衆需求和志願服務供給的有效對接。輕觸屏幕,在理論宣講、文藝表演、便民服務等百餘個服務項目的“菜單”中按需點單,志願者就能精準“送餐”。這樣的點單志願服務在嘉善逐漸普及。

一名志願者是一面善的旗幟,一羣志願者就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座標。

爲更廣泛地動員社會力量加入志願者隊伍,積極提升志願服務的社會認同感,更好地回饋志願者的善行,今年該縣出臺了《嘉善縣誌願服務禮遇十條(試行)》,從星級禮遇、榮譽禮遇、保險禮遇、禮品禮遇、金融禮遇、交通禮遇、醫療禮遇、收視禮遇、新居民禮遇、教育禮遇十大方面禮遇志願者,推動志願服務全域化參與。

“尊敬老師、孝敬父母、誠實守信、待人有禮貌,告別不文明行爲,養成文明習慣……”9月初,嘉善縣道德模範董紀法應邀走進幹窯村文化禮堂,給學生們帶來了以“凝聚鄉賢力量,做文明好少年”爲主題的別樣“開學第一課”。之後,學生們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幸福家園展陳館,詳細瞭解祖訓家訓、村規民約、風土人情。這是嘉善縣幹窯鎮不斷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標準化體系建設的活動之一。

近年來,幹窯鎮圍繞“文明實踐、幸福家園”的主題,打造組織、內容、活動、陣地四大標準化體系,實現了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有效開展。

以陣地建設體系爲例,幹窯鎮創新設立幸福傳播社,通過“音、屏、報、網、欄”五大載體平臺實現精準傳播投放,積極宣傳普及黨的方針政策,讓新思想“飛入尋常百姓家”。

比如,針對老年人接受新知識較慢的特點,幹窯鎮定製了專門的廣播節目、電視點播節目,讓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瞭解黨的方針政策及最新動態;針對年輕人喜歡短、平、快的特點,重點抓住網絡和手機載體,編輯微課堂、微考場信息200多條;針對時尚達人,充分調動各行業的達人、潮人、賢人,編排音樂快板、RAP《垃圾分類真咯好》《八八戰略譜新篇》等節目,同時利用H5、抖音、快閃等新形式宣傳新思想。截至目前,該鎮已錄製和更新相關專題節目5期,收聽收看羣衆已有近萬人次。

走近羣衆,才能走進羣衆心裏。近年來,嘉善不斷夯實文明實踐主陣地,着力整合區、鎮、村公共服務資源,不僅在縣級層面建設了1個縣級文明實踐中心,還在各鎮(街道)建立9個文明實踐所,在村一級打造111家文化禮堂、社區文化家園,在家庭、企業設立310個文明實踐點,使活動陣地延伸到田間地頭、農家院落、工廠車間等生產生活一線,真正把陣地建到“家門口”,打通宣傳羣衆、教育羣衆、關心羣衆、服務羣衆的“最後一公里”。

“近在咫尺”的文化禮堂和“推門可見”的文明實踐點,成爲傳播思想、文明實踐的“加油站”,如今,嘉善城鄉百姓都能感受到身邊的文明新變化。

陣地有了,嘉善又是如何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的順利開展呢?嘉善下發了《嘉善縣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作實施方案》,將“善文化”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以“五善五實踐”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運行模式,重點圍繞“善論引領、善聚人心、善誠服務、善美傳播、善心關愛”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凝聚羣衆、引導羣衆,建設集管理、功能、服務、公益於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與此同時,嘉善還制定《嘉善縣農村文化禮堂活動指導目錄》,推出“大菜單”供需機制,合力推行“大菜單式配送”,持續培育禮堂文化,並設立文化積分銀行,形成禮堂活動積分激勵機制。在縣、鎮、村三級陣地全覆蓋的基礎上,着力將分散的實踐陣地整合起來,利用公園廣場、“兩微一報”微信平臺、鄉村大舞臺等載體,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陣地和流動陣地,不僅建成了好人公園,還在各鎮(街道)打造“善文化”主題公園,開展面對面、實打實、心貼心的服務,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引領鄉風文明。

創新主載體

打響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善品牌”

大雲鎮大雲村,原本是個雜亂無章的城中村,如今成了美麗鄉村的典型樣板。其“變身”的重要法寶,就是“九星文明戶”的推廣。

“九星”包括環境衛生星、安全防範星、誠信友善星、移風易俗星、勤勞致富星、垃圾分類示範星、孝老敬賢示範星、善學進取示範星、志願奉獻示範星,幾乎涵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要求的方方面面。做到就上星,做不到就拿下,半年度評選一次,八星以上的住戶,可獲煤氣瓶券一張,全年均爲九星的住戶,可無償使用家宴中心場地一次。

“九星文明戶”評創,在大雲鎮已蔚然成風。截至今年6月底,全鎮有3133戶家庭參與評創,參與率佔總戶籍數的61%,其中“九星文明戶”519戶,七星以上文明戶2255戶,佔評創總戶籍數的72%。

在大雲鎮“九星十美”的基礎上,嘉善聚焦鄉村治理,開始在全縣層面廣泛開展星級文明戶評創,設置環境衛生星、安全防範星、誠信友善星、移風易俗星、勤勞致富星,結合全國文明創建、人居環境整治、平安建設等中心工作,制定25項具體標準。

“通過家庭自評、農戶互評、兩委審評等多種評議形式開展評星認定,首批共評選出100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示範戶,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域創星、評星、管星、獎星體系。”嘉善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典型爲榜樣,能將文明新風播撒開去,激盪出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禮遇先進的社會新風尚和人人關心參與、家家爭創文明的文明新風。

各鎮(街道)還結合本地特色,對星級文明戶推出文化、健康等激勵扶持大禮包,截至7月,縣、鎮兩級財政已累計投入資金2440多萬元,有力促進了鄉風文明。

此外,圍繞新時代文明實踐,全縣各鎮(街道)也都結合實際推出特色品牌項目,姚莊鎮構建了“1335”的組織架構和工作體系,而幹窯鎮則致力於打造組織、內容、活動、陣地四大標準化體系,大雲鎮開闢了“新時代文明精品線”等。

當然,文明與文化也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爲此,嘉善還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內涵融入農村文化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設中,構築“10分鐘文化圈”,實現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村文化禮堂、社區文化家園全覆蓋。創新開展“我爲禮堂送服務”活動,形成65項服務項目“菜單”,組織民俗禮儀、文藝展演、宣傳宣講活動2142場次,提煉出了“文化聯盟”“五問工作法”等一批可學、可看、可示範的實踐經驗。

而在關愛農村未成年人方面,嘉善也創新開展未成年人文明實踐活動,推出一張地圖、一堂課堂、一套叢書、一支隊伍、一批品牌的“五個一”行動,引導廣大未成年人蔘與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幫助他們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無數小小的文明舉動匯聚在一起,就是一個城市的文明。善風引領,鄉風文明有效提升;善誠友愛,志願服務深入人心;善潤心田,農村環境全面改善。如今,嘉善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爲載體,傳遞着城市的溫暖,激盪向善的力量,一幅文明花開的美麗畫卷徐徐展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