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人聊了一下,姚利華說自己今年48歲,陸海明說當年遺棄的妹妹今年49歲。離開前,志願者姚建琴給陸海明和姚利華拍了一張合影發到尋親羣裏,大家都覺得這兩個人很像。

N文/攝 晚報記者 龍 凌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面對面竟然不知道彼此是親人。這種人世間最痛楚的遺憾,實實在在發生在秀洲區新塍鎮上——48年前,當地一戶人家遺棄了一名女嬰,48年後才知道,兩家相距竟然只有1公里遠。

日前,新塍鎮思古橋村舉辦文藝演出活動,現場來了很多村民。趁這個機會,嘉興金紐帶尋親公益組織的志願者們來到這裏散發傳單並收集尋親資料。姚利華正是其中一名志願者。

50歲的陸海明帶着兩個孫子來看演出,看到志願者散發的尋親傳單時,不經意地說了句:“當年,我們家也遺棄了一個妹妹。”

聽到有人遺棄了一個妹妹,正在發傳單的姚利華下意識地轉過身來,準備看說話者到底是什麼人。正好陸海明也看見了姚利華,兩人恰好對視。“我就感覺不一樣,有一種神奇的親切感。”陸海明說。而姚利華也覺得,這個陌生女子似乎與衆不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兩人聊了一下,姚利華說自己今年48歲,陸海明說當年遺棄的妹妹今年49歲。年齡相差1歲,兩人多少有些失落,但互相加了微信,姚利華將自己的相關信息發給了陸海明。離開前,志願者姚建琴給陸海明和姚利華拍了一張合影發到尋親羣裏,大家都覺得這兩個人很像。

回到家裏,陸海明向家人詢問。大姐說,當時是父親去遺棄四妹的,隨身附了寫有生辰八字的紙條,但沒留出生地址。四妹的臉很大,遺棄四妹時陸海明才4歲。父母早已去世,如今只剩下姑媽可能知道些信息,便又跑去問姑媽。姑媽說,四妹被遺棄時是後半夜,當時天氣很冷,有霜。

養父母告訴姚利華,抱來的時候她身上有一張紙,出生年月是農曆二月十一。陸海明仔細算了下,被遺棄的時候很冷、有霜,那麼應該是上半年。這樣說來,與姚利華提供的信息比較吻合。此外,雙方都提到一塊黑色的包裹布。這樣,雙方的相似度還是不少的。兩人決定試一試,先做DNA鑑定。過了一段時間,鑑定結果出來了,姚利華就是陸家當年遺棄的四妹!消息傳來,陸海明喜極而泣,她馬上將此消息告訴了所有親人。

據瞭解,陸家當年住在洛東鄉思古橋村,而姚利華的養父母則住在洛東鄉塘南村,兩地相距不到1公里,怎麼就隔斷了將近半個世紀的親情呢?這個原因現在沒人說得清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