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法分子假借幫砍價名義給用戶發送釣魚鏈接,爲了規避微信內的安全審覈機制,不法分子還會誘導受害者離開微信軟件,從瀏覽器中打開鏈接,要求其填寫姓名、手機號碼、銀行卡等信息。7月31日,無錫市民翟先生在微信羣“拼多多,砍價羣”看到有人發送鏈接請大家幫砍價,並稱有幫忙砍價者有返利。

“請大家幫我砍一下!”

你的微信好友圈

是不是也經常收到這樣的“砍價”鏈接

這波隊伍之大

用小編朋友的話說就是

拼多多已經開始“殘害”中青年人了

“殘害”這個詞一點也不誇張

小編相信很多人都幫忙“砍”過,

覺得不過是舉手之勞。

可大家知道嗎?

這種玩法已經被不法分子盯上了!

通過“砍價鏈接”實施詐騙,

不少人因此幫親友“砍價”不成,

還誤傷了自己!

7月31日,無錫市民翟先生在微信羣“拼多多,砍價羣”看到有人發送鏈接請大家幫砍價,並稱有幫忙砍價者有返利。

網絡配圖

隨後翟先生添加暱稱爲“菲菲”的人爲好友,對方推薦其下載閒聊、聊唄APP等手機軟件,隨後又讓翟先生通過微信掃碼、微信轉賬、網銀轉賬分別向另外三位支付訂單。

到了8月1日,翟先生髮現被騙,損失總計人民幣59456元。

而且,通過這種套路被騙的還不止翟先生一人,常州市民何女士報警稱,在微信羣內有一個陌生人加她爲好友,並把她拉進一個砍價羣,稱可以有空幫助互相砍價。

當天中午,何女士收到一個幫忙砍價的鏈接,便隨手點進去輸入支付寶賬號和密碼,然後鏈接就跳轉消失了,到了下午才發現支付寶扣款8次共計21000元,且都是在拼多多上消費的。

網絡配圖

作案手段

不法分子假借幫砍價名義給用戶發送釣魚鏈接,爲了規避微信內的安全審覈機制,不法分子還會誘導受害者離開微信軟件,從瀏覽器中打開鏈接,要求其填寫姓名、手機號碼、銀行卡等信息。更有不法分子以驗證手機號爲藉口,要求受害者提供驗證碼。

砍價詐騙的套路有哪些?

1

砍價免費領可能只是爲了騙轉發

我們經常能網上看的這樣的商品宣傳,稱只要含多少人蔘與砍價就能免費得到這樣商品。對方打着“免費”的旗號誘惑我們爲其分享轉發,給他們帶來流量。殊不知當你求爺爺告奶奶消耗朋友圈友情,讓人砍價完成後,這個所謂免費的商品卻很可能只是莫須有的幌子,或者本身就是個僞劣產品,根本不值得你這樣一番大費周章。

2

套取個人信息

很多時候,我們轉發了砍價的鏈接,價格也被砍到0元,但接着頁面跳出一個填寫收貨人信息的表格,姓名、電話、收貨地址、身份證號。然而,填寫完並未收到商品,個人信息卻泄露了。

3

騙取密碼

很多時候我們達不到要求的砍價人數,無法免費拿到商品,這個時候頁面就會提示砍到多少元就能以多少元購買。儘管不是免費,但一看還是便宜不少也就買了,隨即訂單跳轉到微信支付,填寫密碼成交。沒想到沒等到購買的商品,微信綁定的銀行卡上的錢卻沒了。

4

砍價鏈接植入病毒

不法分子會在砍價鏈接中植入病毒,受害人一旦點擊後,手機就會中毒,從而盜取受害者的錢財。

就砍價信息真實性和安全性而言,有部分用戶並不能很好地辨識,也就使得真假信息混亂傳播、用戶個人信息無法得到保障。一旦點開詐騙活動頁面,用戶一系列相關的個人信息將會泄露出去,電子銀行賬戶安全堪憂,各種廣告騷擾也將接踵而至。

更嚴重的是,如果此類小活動的開發公司將後臺收集到的用戶信息賣給廣告商、中介或一些詐騙集團,無疑會給用戶的個人隱私及財產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警方提醒

市民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類似微信羣、朋友圈發佈的砍價活動應當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輕易填寫個人信息,特別是敏感信息千萬要謹慎填寫。對於要求轉賬匯款的,一定要覈實好對方具體身份後才匯款。

來源:江蘇警方、平安常州、無錫eTV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