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河北,成长于黑龙江。当过老师,放过电影,在电影队画过幻灯片、海报。放映电影的日子,为我后来的摄影奠定了基础。在852农场工作期间,我的镜头对准了兵团的知识青年和北大荒的美丽风光。

40岁时,我从黑土地来到黄河岸边,新的创作环境激发了我的摄影新热情。初到滨州,我几乎每周都要骑自行车去一次黄河岸。除了黄河,徒骇河、油田、农民生活等进入了我的镜头里。我曾独自骑车到黄河北镇港,爬上约十几层楼高的铁塔俯瞰黄河和城区;我曾走进农庄,聚焦乡村收获;我曾参与滨州卫生城市最初的创建……慢慢地,我这个外来客融入了滨州摄影圈,我的摄影记录和摄影足迹也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从来到滨州,我就爱上滨州,扎根滨州。改革开放四十年之际,翻看这么多年的摄影记录,我的镜头里记录下了对黄河两岸的深厚感情。

1986年,蒲园开放,前来参观游览的市民把黄河七路挤得水泄不通。

1989年,位于渤海六路的新兴市场开业。很长一段时期,这里都是人们来滨州必逛的地方之一。

1992年,渤海七路,这是当年滨州最现代化的街景。

1990年黄河航运。

1995年的原滨城区杜店镇张官村一处农家。

1990年滨城区堡集镇水利会战。

上世纪90年代末的高速公路建设。

五四广场前身叫作荷花湾。

1989年的北镇织布厂工人忙着晒线。

滨州烈士陵园。在滨州没有公园之前,这里既是景区,又是公园。当时有“臭水沟朝天晒,柏油马路黄土盖,盖个大楼腚朝外,烈士陵园谈恋爱”的说法。

1995年的黄河五路渤海六路路口。这个街心花园和雕塑曾是滨州标志性景观。

作者简介:

王金友,生于1946年,原籍河北省泊头市。曾任滨城区文化局副局长、滨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滨城区摄影家协会主席,退休后担任滨州市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兼任鲁北书画院副院长。

王金友成长于黑龙江,40岁时来到滨州。自1971年接触摄影以来,王金友从未停止摄影创作。他的镜头记录了从北大荒到黄河岸不同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景观。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