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隆寺五重塔地宮及塔剎各部示意圖

古時建造大塔須先立中心剎柱,後再層層架設樑架,中心剎柱是最重要的木料,往往是直而長的貫通上下的巨材。由於巨材難得,又限於禮制約束,唯有社會上層能用,所以建造大型佛搭所用的巨大剎柱,只有靠皇帝特賜,梁簡文帝爲王時建天中天寺,梁武帝特賜柏木剎柱,南朝木塔實例無一存留至今,然而日本法隆寺五重塔之中心剎柱即爲此類巨材。

法隆寺五重塔塔心柱上部

法隆寺五重塔塔心柱下部

隨着建築技術的進步以及佛塔用材的改變,後世建造佛塔已不再使用木材剎柱,國內現存的古塔中,唯有建於唐代宗時期(766—779年)的河北正定凌霄塔,還保留有這種遺制。

河北正定凌霄塔塔心柱

南北朝時期的佛塔除土木結構和純木構之外,尚有磚石佛塔,並且出現了密檐結構,當時的史料中可見有十一、十五十七層佛塔的記載,但這些都是密檐塔,所謂密檐,指的是塔的外檐層數較多,塔身以上塔檐之間的距離極短,緊密相連,遠望層層重疊,很難輕易分辨層數,著名的河南登封嵩嶽寺塔,就是早期的磚砌密檐式佛塔。

河南登封嵩嶽寺

嵩嶽寺平面及立面結構示意圖

嵩嶽寺塔建於北魏正光四年(523),是中原真正意義上最古老的塔, 此塔高近40米,塔身平面爲正十二邊形,中空呈筒狀。木料易朽易燃,以磚石爲材的佛塔,相對更爲堅固,不過因爲沒有柱樑等結構,爲求穩固,高大的磚塔只能採用加厚塔壁的方法,嵩嶽寺塔塔身爲上下貫通的空筒,不過空筒空間狹小,而塔壁的牆體厚達2.5米。

嵩嶽寺塔底層磚砌牆體

第一層塔身之上用疊澀砌法挑出十五層塔檐

嵩嶽寺塔共十五層,第一層特別高大,以上十四層爲密檐,逐層向內退縮並減低高度,不過各層挑出的磚疊澀出檐高度相同,由此塔身從下至上,磚檐的外端形成了一條優美的卷殺拋物線,所以尤爲挺拔秀美,私以爲塔的正十二邊形其實是圓形的摹化,而其層層密檐是北涼石塔層層相輪的演化,可見此塔尚存印度古塔的遺風。

嵩嶽寺塔

佛塔在外觀上通常分爲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南北朝時期的漢式佛塔與印度古制已有了極大變化,主要原因是兩地的政治社會、歷史文化不同,反映到具體的細節,則是佛塔的各個部分的比例、樣式及組合形式的改變,漢地的佛塔大部分還保留了印度古塔中覆鉢、露盤、寶珠等部件造型,以作佛塔的特定標誌,但這些部件造型,在整座佛塔中所佔比例已大爲縮小,又幾乎聚集在塔頂,以相輪爲例,《佛學大辭典》釋雲:“(術語)又曰輪相。塔上之九輪也。相者表相,表相高出,故謂之相。又相者視也,人仰視之,故云相。”

佛塔的塔剎上裝置金屬質地的相輪若干重,在陽光下金光閃爍,所以古人形容其“灼灼金莖”,古塔的相輪多爲銅製,也稱爲承露盤,其層數不等,有五層、七層、九層之例,《洛陽伽藍記》記載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剎上有金盤十一重,登封嵩嶽寺塔現存相輪爲七重,是宋初修繕時補造之物,而後世一些佛塔已將相輪全然省略,不過大多數都還保留石制和金屬剎杆,而這種石質或金屬剎杆的安置,又是造塔過程最爲重要的一個關節。

金屬塔剎結構示意圖

立於塔頂的塔剎相比於塔身,體積要小得多,但卻是建造佛塔過程中的最大起重件,中古時期,即使中型佛塔的剎杆,都要達到一二千斤,而且往往要達到十幾二十米以上,在高層佛塔安置這樣重量和長度的剎杆,除了要有高超的測量技術防止安裝傾斜之外,更重要的是必須有相應的高空起吊工具和施工技術,也就是說要大型的起吊器械和腳手架一類的配套設施。關於塔剎的安置,《洛陽伽藍記》有一則記載:“王修浮圖,木工既訖,猶有鐵柱,無有能上者。

王於四角起大高樓,多置金銀及諸寶物,王與夫人及諸王子悉在樓上燒香散花,至心請神,然後轆轤絞索,一舉便到。故胡人皆雲四天王助之,若其不爾,實非人力所能舉。”實非人力所能舉,說明鐵質剎杆安置極爲困難,而這段記載裏最重要的”四角起大高樓“和“轆轤絞索”,即安置塔剎須在塔的四周建立四組獨立的腳手井架,此外還須用滑輪一類的起吊提升工具,如若在一座高80、90米的佛塔上安置長重塔剎,那麼四周的腳手井架至少也要高達90米,這些腳手架本身的抗風防傾倒就是一項建築技術難題,何況要在這基礎上負載和起吊安置。

嵩嶽寺塔塔剎部分

嵩嶽寺塔開券門四道通塔心室,室內原應有置像,今不存。底層十二面,每面砌出角柱和塔形佛龕並以磚砌出壁柱、壺門、山花蕉葉、火焰型券等裝飾,從外觀上看,這一部分是整座佛塔最重要的部分。

嵩嶽寺塔塔身外裝飾部分

《牟子理惑論》記東漢洛陽白馬寺佛塔:“於其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這應指的是佛塔基座和塔身外壁均繪有壁畫,嵩嶽寺塔底層塔心設像,外立面裝飾繁複豪華,都是爲了供信徒繞塔瞻拜以觀佛想佛。密檐式塔是中古時期最常見的古塔形制,這類塔的特徵除了層疊疊澀的密檐之外,還表現在下部第一層塔身比例尤大,並把佛龕、佛像以及門窗、柱子、斗拱等雕塑裝飾都集中表現在塔身或第一層上,塔身內部往往都作實心處理,無法登臨。北魏以後密檐式佛塔日益發展,裝飾由簡到繁,日趨富麗豪華,而這些基本特徵都未改變,大多數遼代時期佛塔可作代表。

朝陽遼塔

北朝除嵩嶽寺塔外,並無其他佛塔實例遺存,通過文獻和同時代的石窟壁畫和浮雕等形象資料可以得知, 密檐式佛塔之外,樓閣式佛塔最爲常見,以後千餘年,密檐塔和樓閣式塔成爲中國佛塔最流行的兩種形制,相比密檐塔,樓閣式塔的層數大都不超過七層,其塔身爲從下向上斜直收分,各層出檐的外緣連線呈一直線,此外樓閣式塔的塔身表面通常隱出柱、枋、斗拱等木構件形象,現存最著名的樓閣式佛塔爲長安慈恩寺大雁塔。

大雁塔民國舊影

隋代有確切紀年的實體塔只有山東歷城神通寺四門塔,此塔通體石構。方形平面,通高15.4米,塔身6.6米,面寬7.4米,檐部挑出疊澀五層,塔頂以二十三層石板層層疊澀成四角攢間錐形塔頂,石質露盤、山花、蕉葉、頂輪寶珠構成剎部。塔四面正中開券門,內有中心方柱,佛像靠柱身四面設置,整座佛塔方直穩正,以質樸取勝。

濟南神通寺四門塔民國舊影

唐代留存至今的佛塔有不少,但無一是木結構,從間接資料可知,當時建造的佛塔主要都是木結構,只是不利於久存,今人無幸見到而已,磚石建仿木結構樓閣式唐塔,重要實例爲高宗總章二年(669)的長安興教寺玄奘塔,而密檐式磚塔,嵩嶽寺以後將近二百年都無實例遺存,景龍年間(707—709)的長安薦福寺塔,也就是著名的小雁塔,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唐代密檐塔。

玄奘塔及小雁塔民國舊影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多重高塔並不供人登臨,當時的文獻中也不見登塔的詩文記載,《魏書•崔光傳》記洛陽永寧寺塔建成後,靈太后於神龜二年(516)躬登九層佛塔,崔光上諫引《內經》雲:“寶塔高華,堪(龕)室千萬,惟盛言香花禮拜,豈有登上之義……莫可而擬,恭敬跪拜,悉在下級。”可見在當時還沒有登塔的習俗,因爲有大不敬之嫌,崇佛禮佛只在下層塔內禮拜,胡太后登塔或爲創舉,之後庾信有《和從駕登雲居寺塔詩》曰:“重巒千仞塔,危登九層臺。”可見到了北朝晚期,達官顯宦、文人學士已登塔以眺覽觀景了,這時候佛塔的纔開始可供登臨,以至於成爲以後高塔的一項重要功能,而其形制和結構,也因此有了新的發展。

塔若要可登臨的作用,那麼對塔的結構、階梯、走道,甚至是門窗開口方式和大小等都要有所要求,塔的平面形式和結構方式也就要隨之變化改進,如須將塔內的樓層、樓梯儘量建造得寬闊以便佇立和攀登,門窗開門須儘量寬敞,六角形、八角形的形制開始普遍,因爲相對方形佛塔,多邊形可以增加更多的方位視野,甚至在塔身之外設置平坐形成可以環繞的迴廊,登塔者可以藉此可以走出塔身遠眺,以磚塔爲例,建塔者往往通過磚疊澀出挑出塔身平臺,再加以木構勾欄以成爲塔身外廊。

磚塔疊澀出挑平臺結構示意圖

由於磚石材料受壓強度高,相比木構更不懼水火雷電,磚石佛塔只要底層塔體厚實,有局部損壞也無傷大局。

陝西二龍塔

不過磚石佛塔在砌體的抗拉、抗剪能力上,卻有致命弱點,地震對佛塔一類高大磚石結構體造成最大的破壞處,往往是磚塔門窗開口集中的部位,因爲這個部分是砌體強度薄弱的地方,彭縣龍興寺塔爲唐代曾經重建,據《彭縣誌》記載,乾隆年間地震導致“塔頂四裂,勢將傾圯,卒不墜。”嘉慶、光緒、民國年間各倒塌四分之一,之後只剩西北角矗立,而其斷裂處,正是各層門窗所在的中軸位置。

四川彭州龍興寺地震斷裂結構示意圖

爲解決這個弊端,佛塔往往建造成六邊形或八邊形,在增加了抗風面的同時增加了底面積,此外爲避免使薄弱環節集中在磚塔砌體每一面的中軸線上,佛塔各層門窗開口往往進行逐層錯開處理,所以在宋以後,八角形平面取代方形平面成爲佛塔形制的主流,如蘇州雲巖寺虎丘塔、杭州六和塔等著名佛塔。

在抗震方面,毫無疑問是成熟的木構建築爲好,偉大的應縣釋迦塔高達67米,這座世界上最高的木構建築歷經千年而完好,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來日有專篇詳說應縣釋迦木塔,所以這裏暫且割愛,限於篇幅,其他唐宋元明清諸多古塔名塔也不再詳論。

山西應縣佛宮寺遼代釋迦木塔

塔在印度最初用於藏納舍利,作爲佛與佛法的象徵物。傳入中國後繼續保留固有的內涵之外,還派生了護法鎮邪、登高瞭望、導航引渡等作用,因爲用材和形制千變萬化,其本身又成爲了名勝風景,是中國古代僅次於宮殿的重要建築物, 這一幢幢深奧、奧妙複雜的建築,都是這是那些從未經過現代科學開化的無名工匠創造的,在彰顯我們古人非凡才智的同時,已遠遠超過了宗教本身。成爲人類最珍貴的財寶,值得我們一次次地欣賞,更值得用一切形式讚歎和愛護。

前文鏈接

關於中國古代的塔你一定不知道的事(上)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