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公主看中宰相請皇帝賜婚,宰相卻拒娶公主,說了14個字成千古名言

衆所周知,因爲京劇《鍘美案》的家喻戶曉,高中狀元陳世美就成爲了惡毒的“負心漢”的代名詞。在劇中陳世美是忘恩負義、拋妻棄子的反面人物,尤其在其妻秦香蓮攜子上京尋夫後,陳世美不但不肯與其相認,反而派韓祺半夜追殺,最後犯下滔天罪行的他終被包拯所斬,實在是大快人心。然而,就是這個傳統戲曲故事裏的主人公並不是真實,完全是小說作者杜撰的人物。

對於普通人來說,能像陳世美被皇帝召爲駙馬,那簡直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因爲一旦當了駙馬爺不但仕途有保障,而且還可以成爲皇親國戚,何樂而不爲?可在古代歷史上確有一些“不上道”的人,對於跟公主結婚卻採取婉拒的態度,比如東漢宰相宋弘便是其中的典型。宋弘曾以相貌品德出衆,被當朝長公主相中請求皇帝賜婚,然而宰相宋弘卻婉言拒娶公主的美意,最後還說了14個字成千古名言,直到今天還爲人所津津樂道。

據《後漢書·宋弘傳》記載:“宋弘字仲子,京兆長安人也。父尚,成帝時至少府。哀帝立,以不附董賢,違忤抵罪。弘少而溫順,哀、平間作侍中,王莽時爲共工。”通過史料,我們可以得知宋弘是出生於西漢末年的官宦之家,早年他曾在西漢、新朝擔任侍中、共工等職務。更始元年(公元23年),赤眉軍攻入長安便派遣使者召見宋弘,宋弘被逼無奈企圖跳河自殺,最後幸好家人把他救出來,宋弘才得以裝死免召。

可以說在歷史上,宋弘並沒有多大的名氣,也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來,但歷史學家范曄卻在《後漢書》中爲他作傳,說明他身上一定擁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閃光之處。建武元年,剛剛建立東漢政權的漢光武帝劉秀,就任命宋弘爲太中大夫,次年,宋弘又因政績卓著晉升爲大司空(三公之一,相當於宰相職務)。《後漢書·宋弘傳》記載:“代王梁爲大司空,所得租奉分贍九族,家無資產,以清行致稱。徙封宣平侯。”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漢光武帝劉秀就是宋弘的伯樂。宋弘也深知作爲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光復漢室乃是中興之主,所以他一直都是盡心盡責的輔佐,在唐朝的時候有魏徵勸諫李世民,而這個宋弘就是當時東漢的魏徵。

有一回,光武帝向宋弘瞭解國內博學的人士,宋弘便向光武帝推薦了沛國的桓譚,稱他“才學廣博、文比楊雄”,是個可堪重用之才。於是,光武帝就召見桓譚,任命桓譚擔任了議郎、給事中。果不其然,桓譚琴彈得非常好,光武帝很是喜歡,因此每逢宴會的時候,光武帝都讓桓潭彈琴助興。可宋弘看到這種情況後,心中很不高興,就後悔當初推薦了桓譚。

原來宋弘舉薦桓譚目的是因爲他爲人正直,想讓你用道德來輔助皇上,但現在他卻讓皇上沉湎於音色之中,這不是忠正之士應當做的。隨後宋弘就派人去傳喚桓譚,嚇得桓譚渾身冒汗,一再叩頭認錯,宋弘才讓他離開。從那以後,光武帝再舉行宴會、再讓桓譚彈琴,桓譚如果見宋弘就會失去常態,琴彈得也不那麼自如了。光武帝十分不解,便詢問原因,宋弘便離開座位摘下官帽,向光武帝認錯道:“臣所以薦醒譚者,望能以忠正導主,而令朝廷耽悅鄭聲,臣之罪也!”光武帝聽罷,這才明白了箇中原因,便嚴肅地向宋弘道歉,從此以後就不再讓桓譚擔任給事中。

而宋弘身居相位,素以品行清雅、直言敢諫著稱,期間推舉引薦賢士馮翊、桓梁三十多人,有些人甚至都相繼擔任朝中公卿。然而,最能體現宋弘節操高尚、不慕榮利的,還是他堅拒光武帝的美意,不肯跟髮妻離婚而娶湖陽公主一事。

話說當時劉秀的姐姐劉黃雖然貴爲公主,但天有不測風雲,她很早便喪夫守寡,情感生活也一直懸而未定。光武帝見大姐悶悶不樂,便想着替她再結一門親事,通過婚姻來消除孤獨的情緒。於是乎,劉秀就藉着和大姐議論朝臣的機會,想看看大姐劉黃對朝臣有沒有中意之人。沒想到,湖陽長公主說道:“宋公威容德器,羣臣莫及。”至此,光武帝就明白姐姐相中了宋弘,想讓自己賜婚。

得知大姐心意的劉秀沒多久就將宋弘召進宮中談話,並讓公主藏在屏風後面聽動靜。劉秀畢竟是皇帝,沒法直接提親,於是他換了一種方式問道:“諺言貴易交,富易妻,人情乎?”意思是說,有些人地位尊貴了就換朋友,家中有錢了就換老婆,這是人的本性麼?皇帝的用心,作爲宰相的宋弘不可能不知道,但他卻凝重地答道:“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說了這14個字無疑是拒娶公主的美意,而這也成語糟糠之妻不下堂(糟糠之妻)的典故出處。

漢光武帝劉秀一聽,也知道這件事成不了了,於是就對大姐講道“事不諧矣”。而據史料記載,遭到宋弘拒絕的湖陽公主也心灰意冷,便皈依了道門修道,來到封地西北部的方城境內“煉真宮”誦經修真,孤獨終老。

要說能夠拒絕富貴,並且拒絕皇帝賜婚的估計也只有宋弘了。當初湖陽公主相中宋弘讓皇帝賜婚,宋弘卻拒娶公主,說出的14個字也成爲千古名言。如今“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是作爲爲人行事的指南,更是千百年來社會一直在大力提倡的原則規範。宋弘的品格如此高尚,其一直被後世所推崇,以至於《後漢書》的作者范曄在爲他做傳時,用極盡誇讚的文字寫到“弘實體遠,仁不忘本”,可謂很是精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