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設計師利茲·喬卡約洛(Liz Ciokajlo)收到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委託,請她重新幫忙設計“月球靴”。月球靴的靈感源自美國阿波羅登月工程宇航員所穿的鞋子,看起來就像毛茸茸的雪地靴。

“月球靴”於1972年發射升空,當時正值月球探測任務的高潮,它是20世紀“塑料時代”的標誌,博物館館長們希望能有一個全新的版本。喬卡約洛知道,只有生物材料才能在後塑料時代發揮作用,但這位設計師也希望有個全新的目的地來幫助啓發靈感。

喬卡約洛想到,我們這代人對太空旅行的癡迷不再是月球,而是火星。而火星可以幫助她真正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喬卡約洛說:“火星始終是個神祕而充滿想象的地方。”

這些想法促使喬卡約洛研發出一種奇妙的生物材料,這種材料已經引起了建築材料創新工程師和美國宇航局(NASA)、歐洲航天局(ESA)等頂級航天機構的注意。她的最終設計是一款高挑的女性靴子,外觀看起來粗糙,可以在飛船上生產,使用的材料幾乎只有人類的汗液和真菌孢子,非常適合帶着有限行李前往火星進行7個月太空旅行。

這種神奇的生物材料是菌絲,即真菌的營養部分。如果你把蘑菇想象成真菌的“果實”,那麼菌絲可以被看作是它的根或莖。菌絲看起來像一團白色的線狀結構,每個結構都被叫做菌絲,它縱橫交錯地覆蓋着土壤和其他真菌生長的物質上。這些脈菌絲統稱爲菌絲體,是真菌中最大的部分。

菌絲體有驚人的特性。它是一種很好的循環利用材料,因爲它利用基質(如鋸末或農業廢料)來製造更多的材料,並且在合適的條件下具有幾乎無限增長的潛力。它能承受比傳統混凝土更大的壓力而不斷裂,是一種已知的絕緣體和阻燃劑,甚至能在太空任務中提供輻射防護。藝術家兼工程師莫里齊奧·蒙塔爾蒂(Maurizio Montalti)表示,在地球上的菌絲體目前被用於製造天花板、皮革、包裝材料和建築材料。但在太空中,它的巨大潛力引人注目。蒙塔爾蒂說:“菌絲體依賴細胞的自我複製能力,從而在短時間內創造出更多的物質。”

爲了重新設計太空靴子,喬卡約洛想用人體作爲部分製造材料的來源,並最終決定使用汗液。在太空探索中,利用排汗機制並不是新鮮事物,國際空間站目前將宇航員的尿液和汗液回收製造飲用水。但是用其製造鞋子,則是全新理念。喬卡約洛認爲,在前往火星的長途旅行中,這可能會讓宇航員感到離家更近。

菌絲體在太空中的使用超越了物質創新。在研究過程中,喬卡約洛偶然發現了一本1893年的女權主義小說,書中把火星想象成一個性別角色顛倒的星球,這就是爲什麼她的作品是女性靴子的原因。這部小說促使喬卡約洛設想出一個新的社會,在那裏生物材料提供了一種與我們周圍環境互動的新方式。就連靴子的名字卡斯基亞(Caskia)也來自小說,它是火星上唯一一個男女地位平等的地區名稱。

喬卡約洛的設計仍然處於假設狀態,因爲爲現代藝術博物館提交的真正靴子,以及目前正在倫敦設計博物館展出的靴子,確實使用了菌絲體,但沒有使用人類汗液,因爲他們的時間實在太緊迫了。不過,科學可以證實他們設想的可行性。

菌絲材料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形成。如果你有固體廢物(如鋸屑),你要爲它消毒,並加入真菌,這樣它就可以開始生長蔓延。通過在溫度和溼度可控的條件下孵育,白色的脈菌絲就會變得緊密,形成纖維狀的固體物質。這就是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希望將菌絲體用於火星基地的方法。

對於火星靴來說,一種特殊類型的真菌(有500多萬個物種)在過濾出雜質後,會以人體汗液中稀釋的營養物質爲生。還有蒙塔爾蒂所謂的“溼材料”,這種材料將利用模具直接包裹宇航員的腳,並通過產生汗液來維持。在這兩種方法中,真菌的生長都可以通過加熱到70或80攝氏度來停止,這意味着要麼在地球上使用烤箱,要麼在火星或外太空將其置於高溫環境中。

蒙塔爾蒂承認,這種物質可能需要額外的營養補充來促進其生長,但它植根於當前的菌絲體科學。他們爲MoMA製作的靴子使用了一種特殊的稀釋配方。喬卡約洛說:“對於我們的每一個文化靈感,你都可以找到支持它的科學依據。”

歐洲航天局也同樣在推進菌絲體的研究。在與蒙塔爾蒂和烏得勒支大學合作的一個項目中,該機構正在探索真菌是否可以用於在太空中建造建築物,比如實驗室和其他設施。從地球上發射完全成形的火星設施是相當昂貴的,負載價格在每磅10000美元左右。在火星上採礦也存在問題,而且成本高昂。再加上目前一直存在的如何管理太空垃圾的問題,菌絲的分解和回收能力開始顯示出優勢。

研究團隊在10月份取得了初步成果,蒙塔爾蒂說這讓人感覺非常興奮。歐洲航天局仍在反覆檢查這些結果,所以現在還沒有公開相關發現。這位工程師夢想着將菌絲體與3D打印技術結合起來,甚至可以通過基因操作來獲得更多的選擇。

在大西洋的另一邊,美國宇航局也在研究,他們的火星任務是否能在火星上建設表面結構。美國人正在考慮在地球上生產一種帶有菌絲體的柔性塑料殼,然後在火星上激活真菌促使其生長。這樣一來,一層薄膜可以在幾天或幾周內變成厚屋頂或厚牆。而且,這種建築可以是可塑型的:當它們的原料被消耗,理想溫度被降低,或者菌絲被熱量殺死時,真菌就會停止生長。若需要修復,休眠的真菌就會重新活躍起來。

除了建造太空設施,菌絲體最吸引人的方面之一是,某些真菌表達黑色素的能力。黑色素是一種生物分子,可以保護人類免受宇宙輻射的傷害。蒙塔爾蒂和歐洲航天局將此屬性作爲項目的一部分進行了測試。

在地球上,許多項目都使用菌絲體作爲結構成分。例如,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與瑞士聯邦理工學院(ETH)合作,利用3D打印技術創建了一個可以支撐屋頂的分支結構。

對許多人來說,菌絲體提供了循環經濟的黃金範例。廢物可以作爲菌絲體的營養來源,產生的材料具有潛在的生物可降解性,就像木頭一樣。爲ETH和KIT提供菌絲體的印尼公司MycoTech建築師雅迪·努格羅奧(Adi Reza Nugroho)說:“目前我們的材料來自提取,現在我們想要實現閉環循環。”

如果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的實驗成功,少量真菌孢子就可以爲火星上的人類定居點提供初期支持。從少量的孢子中,他們可以複製並找到宇航員在這顆紅色星球上行走的幾十種用途。如果喬卡約洛和蒙塔爾蒂的設計有效,他們設計的鞋子也會以真菌的形式“被賦予生命”。

哈爾濱中軟卓越具有完善的IT職業教育體系,提供基於崗位的項目實戰訓練,投重金研發了專門針對大學生的準員工。“5R(5Real)”實訓課程體系,5R即:真實的工作環境、真實的項目經理、真實的項目案例、真實的工作壓力、真實的工作機會。課程設計主要培養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實際項目讓學生熟知軟件開發的流程,每年有無數學子從哈爾濱中軟卓越走向IT行業,選擇通過正規培訓的職業教育進入IT行業。哈爾濱中軟卓越助您走近夢想,走進輝煌人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