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實和坤就是清朝貪污腐敗的一個縮影而已,有的人痛罵和坤的人品道德,但是和坤之所以會變成那樣,是深受大環境原因導致的。但是沒有想到和坤竟然會貪污得如此之多,要知道當時在和坤家裏搜查出來的資產高達8億兩白銀,當時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也才7000萬兩而已。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

貪污腐敗是一個非常敏感的政治話題,就算是當今時代,也無法避免這個問題,更不要提中國最後一個王朝清朝。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存在人情的地方,就必然會牽扯到各方的利益關係。中國的體系經常會從中央向地方轉折,又從地方向中央靠攏,在此難免會發生貪污腐敗現象。清朝有一名貪官,他貪污到富可敵國,但最後不幸落馬,被抄家時,皇帝從柱子裏鑿出金條。出身官宦之家,九歲飽受人情冷暖

和坤的一生極具戲劇性,他出生於官宦之家,雖然他也是滿清世襲貴族家庭中的一份子,但是三歲喪母,九歲喪父。小小年紀命途多舛,在外無依無靠,不過正是因爲小時候這樣的經歷,才使得他早早的鍛煉出堅毅的性格。他明白自己現在處於什麼樣的局面,而且在這個喫人的社會里面,小小少年沒有任何的背景是很難在這個世道上存活下來的,因此他便發奮讀書。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童年的不幸更是讓他明白就算是無人問津也要時刻做好驚豔衆人的準備。他和弟弟和琳的童年生活過得並不容易,但是他卻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鹹安宮這個爲三旗子弟們開設的官學。發奮刻苦的他不僅通曉四書五經,而且還會滿、漢、蒙、藏4種語言!很快他便得到了一個能夠在乾隆面前表現的機會,於是用他的才華和能力,得到了乾隆的賞識。

仕途風順,得主隆恩

很多人以爲和坤如此優秀,肯定當初科舉考試的成績很好,但是沒有想到和坤參加科舉考試時成績並不理想,雖然科舉考試名落孫山,但是心中對功名利祿的渴求讓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走上仕途這條道路。官場沉浮,需要鬥智鬥勇,在一定程度上講,像和坤這種沒有背景的官員是很難在朝堂之上發光發熱的。但和坤卻不服,他一有機會就要在乾隆皇帝面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皇天不負有心人,他不僅快速地被任命爲補粘竿處侍衛,而且還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賞識。童年的經歷讓和坤這個人變得非常的圓滑,他善於揣摩聖意,因此很快成爲了乾隆皇帝身邊的紅人。接下來和坤的仕途就像是開了外掛一般,一路飛馳!

那麼和坤到底多得聖意呢?就在和坤處理李侍堯案時,和坤憑藉着自己出色的表現,深得皇上的喜愛。龍顏大躍,竟然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和坤的長子,於是和坤便和皇家結親。縱觀中國古代歷史,沒有幾個能夠做到像和坤這樣成爲皇親國戚的官員。

連遇賄案,初嘗掌權滋味

有人說和坤是清朝第一貪,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但是在前期和坤的確是爲人清廉,拒絕接受別人的賄賂。但是自從他嚐到過甜頭之後,就再也不願意爲官清廉了。

要說和坤的官職飛昇的轉折點就在李侍堯案審結之後。起初李侍堯和和坤兩人處於對立局面,兩個人勢均力敵,相互壓制!不過隨着李侍堯倒臺之後,他的黨羽和大部分財產都歸到了和坤門下,可以說那個時候在官場上是和坤一家獨大,這也使得和坤第一次真切地感受獨掌大權的滋味。起初和坤不願意受賄,但是日子一長,他便感受到了貪污真正的快樂。

在李侍堯案審結之後,和坤嚐到了獨掌大權的滋味,他深得皇帝寵幸,將公主嫁給了他的兒子之後,百官都過來巴結他,送給他黃金、古董等等。一開始是沒有什麼特別感覺,但是後來當金銀珠寶都送在自己面前時,對和坤的內心產生了一個巨大的衝擊。於是和坤利慾薰心,野心膨脹,開始走上貪污、結黨的道路,同時形成了自己的勢力。

嘉慶帝“開柱子”,揭露貪官面貌

"和珅跌倒,嘉慶喫飽"的確如同這句話形容的一樣,和坤貪污的金額非常大。可以說何坤的財富相當於清政府15年的財政收入總和。任誰都沒有想到的是,抄家官員在和坤家裏並沒有搜到任何的金銀珠寶,而且裝修非常的低調。

沒有人能夠想得出來,這竟然是一名貪官的家,當時負責抄家的官員們都傻眼了,畢竟這是嘉慶帝下達的命令,現在什麼都沒有搜到,無法交差。和坤當時算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是乾隆皇帝的寵臣,在朝堂上他一家獨大,當時乾隆皇帝年歲已大,昏庸無能。

這正好給了和坤一個好機會,他開始大肆斂財,對於上門討好的官員來者不拒,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和坤貪污的大部分錢財,都是這些官員們“孝敬”他的錢。不過嘉慶帝登基之後,第1個開刀的官員也是和坤,值得一提是嘉慶帝的做法非常明智,因爲和坤一個人就解決了他登基以後的財政運營問題。

試問當今朝堂有哪一名官員能夠私藏接近一個國庫的資產?和坤就做到了。在嘉慶帝登基之後他將矛頭第一個指向和坤,派領抄家官員去和坤家時,和坤很淡定,任憑他們搜索,但並未找到任何金銀珠寶。隨後抄家官員將此事上報給嘉慶帝,嘉慶帝來到了和坤居所時,帶了一把錘子,將大堂裏的柱子鑿破,衆人立即被驚呆。仔細觀察,發現柱子裏別有洞天,裏面竟然全是金銀珠寶。

獄中自盡,悔不當初

乾隆皇帝駕崩之後,嘉慶帝讓和坤處理喪後事。但是沒有想到和坤竟然會貪污得如此之多,要知道當時在和坤家裏搜查出來的資產高達8億兩白銀,當時清政府每年的財政收入也才7000萬兩而已。和坤從政期間,竟然積攢了清政府接近15年的財政收入。

一時之間,朝堂上下針對這件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認爲應當給予和坤處以極刑。但是有一部分認爲,如果將這件事情擴大化,會影響到朝堂局勢,造成政治動亂,雖然和坤罪大惡極,但是他畢竟是前朝元老,所以不應當給予過分處罰,至少要就給最後一絲顏面。最後經過各方協議,賜和坤獄中自盡。

和坤知道自己貪污事蹟暴露之後,癱在地上,彷彿彷彿失了神,肯定是在後悔吧。想當初和坤是如此的風光,最後卻獲得了這樣一個悽慘的結局。

其實和坤就是清朝貪污腐敗的一個縮影而已,有的人痛罵和坤的人品道德,但是和坤之所以會變成那樣,是深受大環境原因導致的。雖然他貪污腐敗很嚴重,但是他的才華以及年少成名的刻苦精神,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