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雲南網

雲南網訊(記者 高藝萌 賀凱 字月璐)11月1日,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週年紀念大會在昆舉行。廣大師生、海內外校友和各界嘉賓歡聚一堂,共同慶祝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週年華誕。

80年前,國難當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輾轉遷至昆明,合組西南聯合大學,同年增設雲南師範大學的前身——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抗日烽火中,西南聯合大學在昆辦學8年,走出了大批爲民族解放和新中國建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傑出人才。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北返後,西南聯合大學將師範學院遺贈雲南,定名國立昆明師範學院。1950年改名昆明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爲雲南師範大學。

作爲屹立在高原明珠上的雲南師範大學,80年來,繼承了“剛毅堅卓”的西南聯合大學校訓,使絃歌不輟的西南聯合大學文化植根於雲嶺大地,爲國家培養各類人才30餘萬人,湧現出長江學者、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級教學名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先進個人等優秀人才。學校躋身全國省屬重點師範大學第5所、雲南第2所地方政府與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成爲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建設的100所高校之一,被譽爲“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

“雲南師範大學80年的發展歷史,是一部始終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奮鬥史,也是一部團結一心、衆志成城、攻堅克難的創業史。”紀念大會上,雲南師範大學校長蔣永文教授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雲南師範大學將搶抓國家“雙一流”建設、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機遇,擔當教師教育改革創新先鋒,傳承弘揚西南聯合大學精神,續寫新時代“雙一流”建設的奮進之筆。

西南聯大校友潘際鑾代表講話

西南聯大1944級校友、焊接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感慨地說:“紀念西南聯大就是傳承西南聯大的辦學精神,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回到昆明看到在西南聯大新校區原址上覆建的各種遺蹟,十分激動,使我們回憶起我們在這裏度過的艱苦生活,也使我們想起當年我們爲國家興亡而奮鬥的精神。”

雲南師範大學校友們紛紛返校參加校慶活動

“祝願母校80歲生日快樂,願您在新的征程中再創輝煌!”2018級碩士研究生井慧代表新生髮言,她說:“我們將堅定不移的傳承和弘揚西南聯大精神,爭做合格的師大青年,珍惜韶華,奮發有爲,永做走在時代前面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不辜負歷史對我們的啓示,爲祖國的建設、民族的未來做出應有的貢獻。”

雲南師範大學80歲啦!

此次西南聯大在昆建校暨雲南師大建校80週年華誕受到海內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的關注,他們紛紛發來賀信、賀電錶示熱烈祝賀。103歲高齡的西南聯合大學1941級校友馬識途爲西南聯合大學建校80週年題寫賀詞:“烽煙萬里踏征程,楨幹移枝到春城;茅草爲頂遮雨露,土泥作室聽書聲;笳吹弦誦依前彥,繼晷焚膏望後生;八十週年逢盛世,同圓兩夢萬年春”。

據悉,雲南師大建校80週年通過紀念大會、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大師與青年學生對話、《西南聯大組歌展演》等活動,共同追憶西南聯大在昆明辦學的光輝歷史和卓越貢獻,回顧雲南師大傳承弘揚西南聯大精神、紮根雲嶺大地取得的豐碩成果,爲新時代再譜發展華章凝聚智慧和力量。

【追憶聯大光輝歷程】

80年前,抗日的烽火燃遍中華大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寧靜的書桌。在民族危難之際,爲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保留讀書種子,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先輩們,“辭卻了五朝宮闕”,在國難中輾轉流離,在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暫駐足,衡山湘水,又成離別”。翌年,開啓了遷徙昆明合組西南聯合大學的三路教育長征之旅。

西南聯合大學在滇8年,八千師生以“多難殷憂新國運,動心忍性希前哲”的高尚情懷,勠力同心、共濟時艱,結茅立舍、傳薪播火,更有八百多名師生投筆從戎,抗戰救國,捨命疆場,與民族的崛起、國家的富強隨影隨行。西南聯合大學走出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勳、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172位兩院院士、100多位名師巨匠等一大批享譽世界的棟樑之才。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