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飼料配方的研發與應用過程中,涉及到植物蛋白,研究人員大多考慮的是大豆蛋白,其實小麥蛋白製品也很有開發利用前景。小麥蛋白由多種氨基酸組成,蛋白質含量高達75%~85%,是優質的蛋白資源。隨着豬血漿製品的限制使用,小麥水解蛋白的優勢又引起了行業同仁的注意。那麼究竟小麥水解蛋白有哪些優勢?小編特此爲大家整理,供大家在飼料配製過程中參考。

小麥水解蛋白成本低,而且具有很高的谷氨醯胺含量

小麥水解蛋白的原料成本並不高。此外,它還具有很高的谷氨醯胺含量(高達30%),在生產中應用廣泛。文獻表明:給7日齡哺乳仔豬飼餵液體乳清+1%L-穀氨酸鹽,直至斷奶後7天,可改善斷奶時仔豬空腸的絨毛高度。另外有實驗表明,早期斷奶仔豬(14日齡)斷奶1周後,所有仔豬接種大腸桿菌,並在日糧中添加穀氨酸鹽,結果添加穀氨酸鹽後,大腸桿菌的抗體IgG免疫球蛋白濃度增加(P<0.01)(其濃度的增加與穀氨酸鹽劑量相關),因此可知,飼餵0.77%~1.5%穀氨酸鹽,仔豬腹部感染幾率減少。

小麥水解蛋白可作爲動物血漿的替代物

據悉,小麥蛋白替代早期斷奶仔豬日糧中4%~8%血漿蛋白粉(SDPP)顯著提高了生長性能,降低仔豬腹瀉率。

中國農業大學李德發院士團隊進行了使用小麥水解蛋白替代高劑量血漿蛋白(日糧血漿蛋白8%)的研究,試驗設計3個日糧處理組,分別爲:①對照組8%SDPP;②4%SDPP+4%小麥水解蛋白;③8%小麥水解蛋白。試驗結果表明:小麥水解蛋白對仔豬生長性能的影響與SDPP接近(P>0.05),而且,8%小麥水解蛋白組仔豬的腹瀉指數比8%SDPP組的低63.5%。最終得出結論,小麥水解蛋白替代SDPP對斷奶仔豬的生產性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試驗結果如圖:

華南農業大學傅偉龍教授團隊在斷奶仔豬日糧中使用小麥水解蛋白替代3%的血漿蛋白。結果表明,在仔豬日糧中採用3.5%或5%小麥水解蛋白替代日糧中3%的血漿蛋白後,有提高仔豬增重,降低仔豬耗料/增重比的趨勢,同時可適當降低仔豬腹瀉率;顯著提高56日齡仔豬血液中IL-2、IL-6、球蛋白濃度,並可顯著提高56日齡仔豬血液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增殖轉化率。最終證明用小麥水解蛋白替代日糧中3%的血漿蛋白可顯著提高仔豬免疫力。

以上兩個重量級專家團隊的研究已經證明了小麥水解蛋白替代血漿蛋白的可能性。在生產實踐中,使用小麥水解蛋白代替血漿蛋白,不僅在能夠促進動物生產性能,同時可以降低仔豬腹瀉,促進仔豬腸道發育,增強仔豬消化、吸收以及免疫機能。

目前,已有多款相關產品投入市場,並廣受消費者好評

中科潤之:JPC56蛋白

江蘇智薈:速保康

江蘇康科:康普樂小麥水解蛋白

武漢科泰:科泰小麥水解蛋白

隨着農業農村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64號》的發佈,要求飼料生產企業暫停使用以豬血爲原料的血液製品生產豬用飼料。尋找一種有效的血漿製品的替代品成爲行業的當務之急,而小麥水解蛋白作爲一種優質的蛋白質,前景可期!

更多無血漿蛋白日糧系統解決方案,敬請關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