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前,被八國聯軍侵略,任東西方列強掠奪、凌辱的中國已落後於西方兩百多年。那時國人被稱爲“東亞病夫”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當時連最基本的火柴、釘子、肥皂被稱作“洋火洋釘洋皁”,都要從外國引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國內千瘡百孔,一窮二白。當時的中國還仍然處於“戰爭狀態”,其中朝鮮戰爭中國付出了50億美元,援越抗美戰爭中國付出了200億美元,經歷印度、中蘇邊界大軍壓境抵禦戰爭,以及中越西沙海戰和東南沿海反美蔣入侵。在國際上受到外交孤立政策以及全面經濟封鎖和禁運,在國內還受到地富反壞右叛特的顛覆和破壞,其中就有國民黨反動政府留在大陸上的政治土匪有200萬,僞軍漢奸陳壁君之流的數量大約是118.6萬人,反動黨團骨幹、特務分子120萬之多。還有衆多是如今山西洪洞黑磚窯廠這種老闆奴役、傷害包身工化身的地主惡霸、反動會道門頭子、地痞流氓慣盜、盜竊分子。幾十年的破壞下,人均資產僅10元。

然而,毛主席卻依靠自力更生,以世界歷史上極其罕見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望塵莫及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均遞增9.8%速度,逐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文革中期工業戰線上的豪邁景象,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鐵人王進喜

咱們工人有力量

我國經濟與美國相比由1949年相差28倍變爲1978年的相差5.52倍,事實上1949-1976年中國GDP從世界第8變成第6,而2005年是第7。是世界第六工業大國、第三軍事大國、第十八科技強國。

文革中期工業戰線上的豪邁景象

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莫里斯邁斯納經過大量研究作出這樣的結論:“毛澤東時代爲“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現代化時代之一,與德國、日本和俄國等幾個現代工業舞臺上主要後起之秀的工業化過程中最劇烈時期相比毫不遜色。”

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出版的《日本與俄國的現代化》一書中認爲,新中國取得了其它任何國家都沒有取得過的成就。

1961年毛主席在火車上

正如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所說“中國以世界上6個最大工業國之一的姿態出現了”,我們在三十年間取得了舊中國幾百年、幾千年所沒有取得過的進步。

1966年7月16日毛澤東暢遊長江

試問,人類歷史上和今天有過在這樣的險惡環境下創造出來的奇蹟嗎?

1. 毛主席逝世時,既無內外債,又無通貨膨脹,國庫裏留下了5000億斤糧(1978至1980年讓全國人民喫了三年陳米),500多萬噸棉花,20多億美元,1974年,陳雲向李先念建議,購進了600噸黃金等,支援國外200多億美元,這些實物就相當於現在幾萬億;

2. 遍佈全國的無數水利工程;平均壽命由35歲增加到65歲,嬰兒成活率從20%上升到70%;

1960年4月新安江水電站建成發電

3. 建立了數千所大專院校、各類中專基礎教育體系(建國前夕,全國僅有普通高校205所,在校生僅有117000人)。

在校辦工廠裏結合典型產品組織教學——70年代的北京大學

識字率從20%上升到80%,新中國的四次掃盲高潮,1億多人摘除了文盲的帽子,在校學生增長8.4倍,小學在校人數達到了創記錄的1.5億,入學率達到了97.3%。普通中學在校人數1977年達到了創記錄的6780萬人。

清華大學電子系的工農兵學員在研究臺式電子計算機

電力系師生和礦務局工人一起研究電機運行中的新技術——廣西大學

而1977年之後的幾年,大量學校關閉,在校規模迅速減少,僅中等學校在校生到1982年已經減少了2000多萬;

1975年工農兵上大學

4. 與我國建交的國家從七十年代初的五十幾個猛增至七十年代中期的一百一十幾個國家,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種下了一棵爲子孫後代遮風檔雨的外交大樹;

我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左)和副團長黃華在大會上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5. 毛主席時代只用十年時間就成功研發原子彈、氫彈、人造衛星、導彈、核潛艇(如果沒有毛搞成的原子彈、氫彈,我們就沒有今天這樣的安全局面,恐怕早就捱打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時,中國在西部地區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繼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之後,成爲世界第五個擁有核武裝的國家。

1967年6月17日上午,第一顆氫彈成功爆炸之後歡呼的核試驗廠區的工作人員人們,新疆羅布泊核試驗廠區。

雜交水稻、大型噴氣客機、鐵路機車、現代海船、微電子、衛星迴收、計算機(已經起步的殲十、大型噴氣客機,80年代被迫下馬,天真地幻想和波音公司合作,結果97年放棄了和中國的合作)、高性能航空發動機,大規模集成計算機研製成功。

CPU、“漢字激光照排”、“複方蒿甲醚”、人工合成結晶胰島素、神5載人宇宙飛船還是70年代的技術。

1965年,我國首次人工合成胰島素試製成功。左圖爲科學工作者將人工合成的胰島素注入小白鼠體內,以測定它的生物活力。右圖爲人工合成胰島素的顯微像。

蠶式導彈世界聞名、建成下水的高科技“遠望號”系列船其技術高度至今難以逾越、70年下水的導彈驅逐艦其制海能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等領域,創造了無數第一。

1968年12月24日,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的105濟南艦是我國自行設計生產的第一型(051型)導彈驅逐艦首艦,1970年7月30日下水,入役後舷號223。

1971年9月10日, 中國第一枚洲際火箭發射成功。

401艇(長征1號),是“漢”級(091型)攻擊型核潛艇的第一艘,1968年在葫蘆島船廠動工,1971年4月開始繫泊試驗,7月開始用核能發電,主機試車考覈,8月15日開始海試。1974年8月7日交付海軍使用。

從現代技術幾乎爲零到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工業和科技成就超過了中國以往幾千年的總和,當時國內外公認,我國科學技術的整體水平比世界先進水平僅落後10-20年,也就是說,新中國僅用了26年時間就走過西方國家100到300來年的科技成就更是遠遠超過改革開放的26年(中國科技報,1980年,瑞士洛桑局的統計數字,我國當時的科技競爭力第13,2005年卻降到第31,世界經濟論壇公佈2005年全球競爭力排名中國第49)。

至今中國再沒有出現過像以身許國,年齡都只30幾歲的航天之父錢學森、原子彈之父鄧稼先、氫彈之父于敏、衛星之父趙九章、核物理泰斗王淦昌,錢三強、導彈之父彭桓武、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催化劑之父閔恩澤、黃土之父劉東生、植物學家吳徵鎰、數學家華羅庚、理論化學的奠基人唐敖慶等一大批頂尖級的科學家,至今中國最頂尖的科學家的科技成果幾乎仍是毛主席時代培育研發的。

1960年,錢學森(前左四)在某導彈基地指導工作。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在中國地質科學研究院地質力學研究所舉辦的進修班上講課。(攝於20世紀60年代)。

1958年毛主席與華羅庚握手毛主席

[1]轉載《毛澤東在聽取聶榮臻彙報十年科學技術規劃時插話的節錄》(一九六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

社會科學也要有一個十年規劃,社會科學也要投一點資。要有革命精神和嚴格的科學態度。

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過去我們打的是上層建築的仗,是建立人民政權、人民軍隊。建立這些上層建築幹什麼呢?就是要搞生產。搞上層建築、搞生產關係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力。現在生產關係是改變了,就要提高生產力。不搞科學技術,生產力無法提高。

科學研究有實用的,還有理論的。要加強理論研究,要有專人搞,不搞理論是不行的。要培養一批懂得理論的人才,也可以從工人農民中間來培養。我們這些人要懂得些自然科學理論,如醫學方面、生物學方面。

死光[2],要組織一批人專門去研究它。要有一小批人喫了飯不做別的事,專門研究它。沒有成績不要緊。軍事上除進攻武器外,要注意防禦問題的研究,也許我們將來在作戰中主要是防禦。進攻武器,比原子彈的數量我們比不贏人家。戰爭歷來都需要攻防兩手,築城、挖山洞都是防嘛。秦始皇[3]的萬里長城沒有多大用處。我們準備做一些蠢事,要搞地下工廠、地下鐵道,逐年地搞。

三大革命運動中的科學實驗,主要是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研究不能完全採用實驗的方法。例如研究政治經濟學不能用實驗方法,要用抽象法,這是馬克思在《資本論》裏說的[4]。商品、戰爭、辯證法等,是觀察了千百次現象才能得出理論概括的。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談話記錄稿刊印

註釋:

[1]這是毛澤東在聽取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聶榮臻彙報十年科學技術規劃時插話的節錄。

[2]死光,即激光。

[3]秦始皇,即贏政(公元前二五九——前二一○),秦王朝的建立者。

[4]見馬克思《資本論》一八六七年第一版序言。原文是:“分析經濟形式,既不能用顯微鏡,也不能用化學試劑。二者都必須用抽象力來代替。”(《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9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