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改革開放走過了40個年頭,延安的城市建設也發生着翻天覆地的變化。就拿市場溝來說,昔日的黃泥路、破瓦房都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繁華的商業一條街。

馬富蘭今年70歲,16歲時搬到市場溝的銀行渠居住。她告訴記者,當年市場溝中間是一條坑坑窪窪、泥濘不堪的黃泥路,在這條路上行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爲此,每家每戶都會備着幾雙高腰雨鞋,不然一下雨就出不了門。

市民 馬富蘭

我住的那個銀行渠就是泥土窪,人人都有高腰雨鞋,不然泥就會裝進鞋裏,就不能穿了。路上一下雨就成了稀泥坑,都得往出鏟,不然人出不來,鏟得門前堆一堆爛土,天一干就要想辦法往出倒。

當時的市場溝不但路況不好,路還窄,要是有汽車進來,溝內很容易發生擁堵,騎自行車的還得扛着車子通過,行人則要鑽着空子走。

市民 馬富蘭

路很窄,我記得我們常在大禮堂看電影,往回走的時候,路上車擠得人只能鑽縫隙走,不然過不來。

後來市場溝路變成了乾淨、平整的柏油路,路兩邊也有了人行道,再也不用人車混行。尤其是在2000年連接市場溝和西溝的西市路隧道貫通,後來又開通了紅市路隧道,使得市場溝的道路有了質的提升,極大的改善了市場溝居民的出行環境。

市民 馬富蘭

路也平了,也不是泥坑了,現在出去都不穿雨鞋,因爲山上的路都給鋪上去了。你像我們銀行渠,全部都是用石頭一直鋪上去的。

不止是道路順暢整潔了,如今市場溝居民住房條件、生活質量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市民 馬富蘭

現在下來坐公共車,朝哪裏走都很方便。原先買菜要提着上山,越怕越熬,現在我提點東西直接進電梯,家裏就進來了。都和我開玩笑說老婆子越活越年輕了,現在就是說不出來的幸福。

從爛泥路到如今繁華的商業一條街,市場溝的今昔變遷,見證了延安城市發展的日新月異。

四十年滄桑鉅變,進入新時代的延安城,呈現出現代文明和諧的聖地新氣象。

來源:延安廣播電視臺 記者:璐娜 馮倩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