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神首次登場是在《西遊記》第六回一一孫悟空偷仙桃、盜御酒、鬧天宮,使得整個天庭亂作一團,玉帝大爲動怒,派四大天王配合十萬天兵天將前去花果山進行討伐,無奈孫悟空確實本領高強,衆多神靈用盡法力,也沒能制服孫悟空。

在這時,觀音向玉帝保舉二郎神前去擒拿孫悟空,二郎神究竟何方神聖,觀音爲何要在衆多天兵都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保舉他一人?接下來這段文字就對二郎神的身世、神蹟進行介紹一一“乃陛下令甥顯聖二郎真君,現居灌洲灌江口。他昔日曾力誅六怪,又有梅山兄弟與帳前一千二百草頭神,神通廣大。奈他只是聽調不聽宣,陛下可降一道調兵旨意,着他助力,便可擒也。”

這裏,交代了二郎神的身份,是玉帝的外甥,也就是天神,但他並沒有在天庭居住,而是居於灌口地區,並且簡單提及二郎神的性格心高性傲。面對這一勁敵,二郎神沒有絲毫畏懼,欣然領旨,攜梅山兄弟前去花果山。除此以外,在文章中,作者借孫悟空之口,更加詳盡地介紹了二郎神的形貌特徵:

“頭戴三山飛鳳帽,身穿一領淡鵝黃。履金靴襯盤龍襪,玉帶團花八寶妝。腰挎彈弓新月樣,手執三尖兩刃槍。斧劈桃山曾救母,彈打宗羅雙鳳凰。力誅八怪聲名遠,義結梅山七聖行。心高不認天家眷,性傲歸神住灌江。赤城昭惠英靈聖,顯化無邊號二郎。”

在與孫悟空進行爭鬥時,難分高下,於是變成“身高萬丈,兩隻手舉着三尖兩刃神鋒,青臉撩牙,硃紅頭髮”的惡狠狠模樣,嚇得花果山的猴子棄甲曳而逃,慌作一團;在十萬天兵天將面前威風凜凜的孫悟空頓時也慌亂了陣腳,不再威風叫囂,掣棒抽身就走。

緊接着,便是二人在爭鬥過程中極盡所能的彰顯本領:“二郎圓睜鳳目觀看,見大聖變了麻雀兒,釘在樹上,就收了法象,撇了神鋒,卸下彈弓,搖身一變,變作個餓鷹兒,大聖見了,搜的一翅飛起去,變作一隻大鷀老,二郎見了,急抖翎毛,搖身一變,變作一隻大海鶴。大聖又將身按下,入澗中,變作一個魚兒。二郎趕至澗邊,不見蹤跡,心中暗想道‘這猢猻必然下水去也,定變作魚蝦之類。等我再變變拿他。’果一變變作個魚鷹兒,飄蕩在下溜頭波面上。”

在此之前,對於二郎神的法力只是能夠變作牛形或是變成身高萬丈的模樣,這段文字中,二郎神的神奇變化被刻畫的十分精彩,孫悟空七十二變的本領本就己經十分高強,然而在二郎神面前其變化之術卻稍顯遜色,在二者變化之術的比較中,二郎神始終佔據上風,更見二郎神的超凡本領。

關於二郎神的法力,小說第六十三回也有體現:孫悟空與豬八戒正發愁如何戰勝老龍王和九頭蟲時,看到二郎神帶領梅山六兄弟駕着鷹犬打獵回來,託請二郎神幫忙去制服。十萬天兵都能輕易戰勝的孫悟空遇到了對手,卻相信二郎神能夠給予幫助,也就從側面反映出二郎神的本領。而且其中與龍王、九頭怪進行爭鬥的故事也是之前文學作品中所沒有的。

從《西遊記》中對二郎神的描述可以看出吳承恩並沒有再創一個二郎神,而是對前代文學作品中諸多二郎神形象進行了繼承與發展。現如今學者們在探討究竟誰爲二郎神原型時,莫衷一是,原因正在於此一一吳承恩筆下的二郎神是在對傳說以及戲劇等文學樣式中的二郎神進行借鑑的基礎上重構而成的,在繼承的同時也進行了諸多創新與發展。

《西遊記》中,二郎神在稱謂、形貌、神蹟、社會關係等方面均對之前有關二郎神的記載有所繼承與發展。觀音在保舉二郎神時,對二郎神的身份進行了交代,說他是玉帝外甥,有“赤城昭惠英靈王”的稱謂,居住在灌口一帶,享受香火祭拜;小說第63回,借孫悟空之口說他號“二郎”,並稱之爲“顯聖大哥”。

小說中對二郎神稱謂的描述,事實上是對傳說故事以及雜劇中多個二郎神的稱謂進行了繼承。傳說故事中,李冰曾被稱爲廣英惠王,李冰次子有昭惠顯靈真人和惠靈候等稱謂,趙昱被稱爲赤城王、灌口二郎神,二郎獨健也因其是毗沙門天王的第二個兒子,被稱爲二郎。

吳承恩用赤城昭惠英靈王來稱呼二郎神,其實是將諸多二郎神稱號集合到了一起,從中也可看出,二郎神這一形象,並非源於某一原型,而是在對諸多文學樣式中的二郎神進行梳理的基礎上,集大成而作。每一個二郎神原型,都有其非凡獨到之處,因此,吳承恩在創作這一文學形象時,多個二郎神原型都得以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赤城昭惠英靈王這一稱呼雖是對多個二郎神原型的稱號進行了融合,卻沒有明確指出二郎神的姓名,沒有說他是傳說時期具有重要影響的李姓二郎,還是宋元以及明代前期常提及的趙姓二郎。但劈山救母和玉帝外甥這些事蹟明顯帶有楊姓二郎的影子。並且等到了《封神演義》中,二郎神也確實成爲了楊姓二郎神。

吳承恩爲何沒有選取在民間更具民間基礎的李姓二郎或者趙姓二郎,而是另闢蹊徑塑造出一位楊姓二郎?傳說故事時期,李二郎、趙二郎被人們奉爲神明,但其更多的是作爲幫助百姓免受水患的治水英雄存在的,人們渴望戰勝自然的功利目的是二郎神得以長期存在的基礎,元代以前,提到二郎神,人們便會想起他治水斬蛟的故事,二郎神作爲治水英雄早己深入人心。

雖然在元明雜劇中對二郎故事不斷神化,但仍多以二郎神治水爲本事進行發揮創作,對於早己根深蒂固的形象,即便進行再多的創作,也很難改變人們對這一形象的最初印象,所以《西遊記》中改名換姓無形中增加了人們對這一人物新的形象的認可和接受。

此外,在《西遊記》成書前一些二郎神相關的文學作品中雖也寫到了二郎神作爲天神存在,卻沒明確指出之前的民間英雄如何變化成了神仙。劈山救母故事中,二郎神是凡間書生楊天佑和鬥牛宮仙女雲華結合所生之子,雖是私自結合而生,但生來便是仙人,這就使得其神仙的身份有據可循,而且創造性的將二郎神認爲是玉帝的外甥,就更加鞏固了他的神仙地位。

吳承恩通過對劈山救母故事的巧妙使用,使二郎神由民間英雄合理的變爲天神,這是之前文學作品所沒有涉及到的。而且二郎神雖爲天神卻遠居灌口這一情節,一方面是對前代文學作品的繼承,另一方面或許也是作者考慮到當時獨特的政治環境有意而爲之。

明代,爲避免皇子間的爭鬥,除太子之外,剩下的人是要到封地去,不能夠繼續生活在宮中,距離上的疏離,使得關係也逐漸淡化。二郎神是玉帝外甥,大多時間都是留守灌口,也就難免玉帝會忘記自己還有這樣一個外甥,關鍵時刻還需觀音保舉。吳承恩在原有文學作品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社會的獨特背景,使得二郎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除了稱謂與身份上的繼承與發展,對形貌、神蹟、社會關係上也有所創新。《西遊記》中,觀音在十萬兵將都不能降拿孫悟空的危急時刻保舉二郎神,想必二郎神確有超凡的本領。

在傳說時期,由於文學本身的侷限性,大多隻是對故事進行簡單介紹,很少將筆墨放在對人物的刻畫上,所以二郎神故事傳播了很長時間,人們對二郎神的外貌卻始終沒有清晰認識;到雜劇《二郎神醉射鎖魔鏡》時,纔開始對二郎神形貌有了較爲清晰的介紹:“變化多般,身長萬餘丈,腰闊數千圍,面青發赤,巨口撩牙。”

文人蔘與創作,使得雜劇創作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劇作家們開始傾注更多的筆墨用於人物形貌的描寫以及故事情節的設置上。雜劇演出的主要目的是爲了吸引觀衆,所以這一時期的二郎神多以神怪的形象出現,獨特的形貌有利於獲得更好的演出效果。

到了《西遊記》中,除了具有神怪色彩以外,還增添了三山帽、淡鵝黃,盤金履,八寶妝的描述,使得二郎神更像一位翩翩君子,他的身上不僅有神怪特徵,更具人的特點,這與當時《西遊記》等神魔小說在塑造人物時經常採用的人、神、獸三性合一的特點是一致的,對人物描寫的豐富和新穎,是文學不斷發展成熟的成果。

早在李冰治水的傳說故事中,他具有變身的能力一一化作牛形,他能夠與江神爭鬥,能夠變成身高數十丈的模樣。在吳承恩筆下,二郎神不僅能夠變身,還能變鷹、變鶴、變青鸚,比能夠七十二變的孫悟空還多幾分變化。除了能夠戰勝孫悟空,還協助孫悟空戰勝龍王和九頭怪這些對手。二郎神較以往,具備了更加高強的法力,甚至超過了作者極力塑造的孫悟空,寄託作者治世之理想。

文中先說他曾誅六怪、誅八怪、劈桃山,在細犬和梅山七聖的幫助下戰勝了孫悟空,之後和孫悟空共同戰勝了老龍王、九頭怪的英勇事蹟。梅山七聖早在傳說故事中便有記載,當時是作爲李冰的助手協助李冰治水;到了《二郎神鎖齊天大聖》中,則有了二郎神在七聖幫助下,捉拿通天大聖的故事。這一情節在《西遊記》中得以保留,並且作者用了大量筆墨描寫二郎神與梅山兄弟之間的深厚情誼。

協助二郎神的,除了梅山兄弟,還有細犬。《西遊記雜劇》中,寫細犬咬住黑豬妖,才制服了黑豬妖,到了《西遊記》當中,演繹成了細犬咬住孫悟空,使得孫悟空敗下陣來。在小說63回,二郎神與孫悟空化敵爲友後,幫助孫悟空去戰龍王和九頭怪,這裏的龍王和九頭怪分明帶有《二郎神鎖魔鏡》中牛魔王和金睛百眼怪的影子。

除了對傳說故事和雜劇的繼承,《西遊記》對明代中前期的文學作品也有所繼承和發展。《西遊記》中力誅六怪和八怪,《二郎搜山圖歌》中寫宋室有五鬼、四凶。這些對象都指向了當時社會上作惡多端的一些人物。吳承恩藉着前代文學中二郎神原型的外衣,將自己對當時社會的種種不滿抒發到作品當中,藉着文學創作寄託了自己對社會上作惡多端人物的不滿以及治世之理想。

《西遊記》中的二郎神,是作者集百家之長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的。他既有以往二郎神的影子,又具有更大的突破。《西遊記》中對二郎神形象的描寫,使得這一人物的形象基本定型,後世再進行創作時,都是在此基礎上稍加變化。後世人在提及二郎神事蹟,對二郎神進行評價時,幾乎都是以《西遊記》中二郎神爲對象的。二郎神形象經過幾朝幾代的流傳,最終有了固定的形態。

撰稿/凱凱【讀史品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