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在淘寶上看見一款地震報警器,名爲:P波地震報警器。這款報警器到底是什麼原理呢?真的可以提前報警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地震波是由震源向四處傳播的振動 ,指從震源產生向四周輻射的彈性波 。

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分爲三種類型: 縱波 、 橫波 和 面波 。

縱波是推進波,地殼中傳播速度爲5.5~7千米/ 秒 ,最先到達震中,又稱 P波 ,它使地面發生上下振動,破壞性較弱。

橫波是剪切波:在地殼中的傳播速度爲3.2~4.0千米/秒,第二個到達震中,又稱S波,它使地面發生前後、左右抖動,破壞性較強。

面波又稱 L波 ,是由縱波與橫波在地表相遇後激發產生的混合波。其波長大、 振幅 強,只能沿地表面傳播,是造成建築物強烈破壞的主要因素。

根據地震波P波與S波的傳播速度差,我們是不是可以有這樣一種想法,如果家裏安裝一種儀器可以檢測到地震P波,當地震發生時,當破壞性強的S波和L波還沒有達到自己的位置時,就可以提前做好安全措施。

而這款P波地震報警器的原理是就是通過接收P波,從而引起報警。由此可知從理論上是可行的。

下面我們來算一下,當地震來臨時,這款地震P波報警器可以提前多少秒讓我們提前做好安全措施呢?

假設地震區域與家裏的距離爲50千米,P波傳播速度約爲6千米/秒,S波傳播速度約爲3.5千米/秒,地下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離爲20千米(據統計國內地震的平均深度,結果表明,中國大陸平均深度爲(16±7)km)

由上圖計算結果可知,如果家裏安裝一個可以檢測地震P波的儀器,當距離家裏50公里的地區發生地震時,我們可以提前約21.6秒的時間做好安全措施,迎接即將到來有威脅性的地震波。

對於這個P波地震報警器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