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想依據

1.八塊浮雕,可以按時間順序縱向敘述學校歷史,也可以按教、學、研、德、智、體、美、勞橫向表現學校育人內涵。但後者具有共性,無法體現二中特色。只有縱向表現二中歷史,才能與其他學校區別開來,具有唯一性,別的構想無法具備這一功能。

2.二中出身不凡,經歷曲折,歷史悠久,校史是一份獨特而寶貴的遺產和資源。

3.將二中歷史以浮雕形式展示於大門口,是對社會、對家長、對校友、對師生形象而直觀的永久宣傳。

二、浮雕內容

1.名流創校19287月,周致遠、陳希豪、吳開先、陳德徵、施公猛等發起創辦上海私立君毅中學。創辦之宗旨,一爲紀念張君毅烈士,二爲培養有爲青年。除上述五人爲當然校董外,另聘于右任、何應欽、蔡元培、陳布雷、黃造雄、王伯羣、鄔志豪等社會名流15人爲校董。君毅中學自創辦至逃離上海,歷時9年。

2.申江烽火1937年8月13日,日軍向上海大舉進攻,中日兩軍激戰,學校被日寇佔爲兵營,遂搬遷至上海租界。

3.稠城硝煙1937年11月12日上海淪陷,租界也將被日軍佔領,是月,校長黃造雄、代校長孫樂陶帶領七成師生逃亡至義烏復學。校址在義烏稠城鎮繡湖旁陳氏宗祠(後爲義烏師範校址),稱“上海私立君毅中學義烏分校”。爲防日機空襲,曾一度遷往義烏東鄉金山寺(八足坎),後遷至殿口商(今義烏城西南)、江灣(殿口商東1.5公里)。在稠城歷時4年。

4.大元立足1941年下半年,又遷至延陵鄉吳大元村(義烏東境,毗鄰東陽),租借“七幢”和吳大宗祠爲校舍。開設高初中兩部,高中部在“七幢”,初中部在吳大宗祠。在吳大元村合計歷時4年。

5.安文暫棲1942年初成立“義烏縣私立中國中學”。分高、初中兩部,陳季豪任校長。5月,因日機轟炸被迫停學,遷校至東陽江北冰塘坑;9月,遷至磐安縣安文鎮,以陳大宗祠爲臨時校址繼續開學。1945年9月,從安文遷回吳大元村;在安文鎮留一安文分部。在安文歷時3年。

6.西橋春色(或:嶽殿鐘聲) 1948年秋在東陽吳寧鎮西門外小西橋設初中分班。1949年5月東陽解放,東陽縣人民政府將東陽分班獨立,定名東陽縣私立中國中學,另組校董會,籌募校產。1951年土地改革後,縣政府將西嶽殿和原租用的張衝素、張國維、李正節等三個祠堂拔給學校。將西嶽殿改建作本部,張衝素、張國維祠爲二部,褒忠祠爲三部,三部毗鄰。1952年春、秋各招高中班一個,學制三年。遵照浙江省教育廳1953年8月11日通知,將高中學生計70人併入東陽中學。在西門外歷時8年。

7.外託歲月1956年6月1日,縣人民政府決定接辦私立中學,原私立中國中學改爲“東陽縣第二初級中學”,接收工作在6月中旬基本完成,師生舉行了隆重的慶祝大會。1956年7月8日,縣政府決定,將學校遷入外託東陽初級師範校址。1970年下半年恢復高中招生,易名“東陽縣第二中學”。1977年成爲以高中爲主體的學校。因撤縣設市,1988年12月易名 “東陽市第二中學”。 1993年初中脫鉤,成爲高級中學。1996年11月,易名“東陽市第二高級中學”。 1998年以富有成效的藝術教育被省教委認定爲省示範性特色高中。 1999年9月,東陽市畫水高級中學併入。2002年被省教育廳評估認定爲省二級重點中學。1977年恢復高考至1992年,考入清華大學的有李東仙,考入北大的有吳延強、張運來、馬曉來、徐展、吳文平、方曉紅、許永俊、王駿、王堅成等。進入新世紀, 2008屆陳瑛俏考入北大,2013屆吳俁帥考入清華。在外託歷時60年。

8.新校揚帆2016年8月,投資2.6億元、佔地227畝、建築面積7.4萬平方米的新校區投入使用,二中踏上新的奮鬥歷程。

(以上僅爲八塊浮雕分類的依據,浮雕標題及說明文字均待斟酌)

三、注意點

1.每幅畫面均應主題突出,包含的要素應多一點,也可以幾幅合一。畫面之間的風格既統一又具有獨特性。

2.畫面動靜結合,疏密相間,富於美感。

3.歷史人物蓋棺論定者如黃造雄、陳希豪、陳季豪等應依據形象描繪,健在人物如潘德爐等抽象化,在似與不似之間。對政治人物慎之又慎。

4.每幅畫面加標題,百字以內文字簡明扼要地予以說明。

                      吳立梅 2015.3.24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