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事儿特搞笑,很多人应该都知道80年代我国在长沙浏阳河旁挖出了马王堆1号墓。这一挖那可是惊天动地,其中最为令人称奇的就是辛追夫人遗体。时逾2100多年,其遗体不仅完整无缺,全身润泽,皮肤毛发皆在,肌肉富有弹性,几近就是一具新鲜的尸体,被评定为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因其研究和文物价值巨大,后周总理特地下令解剖。

然后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47年,最近复旦大学突然发出一篇新的研究报告称,原来47年来我们一直叫错了当年墓主人的名字,她并不是辛追夫人,而是“避夫人”。也就是说当初墓主印章上的“妾辛追”三个字,正确读法应该是“妾避”二字。

当然了,如果你要问为什么47年来专家都没发现自己把人家名字念错了,这主要还是历史上并没有避夫人的记载,人们仅仅只能通过墓里的情况判断出其是长沙马王堆2号墓主人利苍的妻子,而利苍曾担任汉初长沙国的丞相。根据历史记载,当初淮南王英布叛变,利苍劝说长沙王吴芮诱杀其姐夫英布,由此英布叛乱被平,利苍被刘邦封为轪侯。而长沙国因为诱杀英布之功,时诸侯王吴芮成为汉初“白马之盟”中唯一非刘姓王。

不过这件事,当我们谈起汉初刘邦大杀功臣,最后制定“白马之盟”,颁布“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这种奠定刘氏江山政策的时候,我们似乎绕不过韩信、彭越、英布等人,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刘邦是怎么走上大杀功臣这一步的,到底是历史的抉择,是刘邦太狠,还是异性王们真的有异心?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可惜霸王累了,乌江一刎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公元前202年,燕王臧荼、楚王韩信、韩王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长沙王吴芮和赵王张耳共同推举刘邦为皇帝,统领天下。但是他们不知道,很快他们将会成为这个时代的悲剧,为刘汉王朝的巩固奉献自己的身家性命。

根据《汉书》的记载,对于刘邦为什么要杀诸王功臣这件事上,下定的结论是:徼一时之权变,以诈力成功,咸得裂土,南面称孤。见疑强大,怀不自安,事穷势迫,卒谋叛逆,终于灭亡。

也就是说诸王都是墙头草,想要分裂大汉的疆土。后来见到汉王朝实在太强大了,于是便商量谋逆,最终咎由自取,身败名裂。那么这套说辞到底靠不靠得住呢?我们首先来看看七王第一个被杀的燕王臧荼。

臧荼本是前燕王韩广部的部将,公元前206年项羽分天下十八路诸侯的时候被封为燕王,韩广部则迁为辽东王。不过很快他就打败了自己的老领导,后又于公元前204年受韩信说降投奔刘邦。不过这里有一个大谜团,根据《汉书》记载,刘邦继位之后大肆抓捕项羽旧部,臧荼因心生恐惧于是便起兵谋反,刘邦听闻亲自率兵平叛,结果不消月余的功夫就解决了谋反,臧荼(不过这里有个趣事,那就是汉武帝刘彻是臧荼的曾外孙)被斩杀。

首先《汉书》中并没有描述臧荼谋反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难道就因为刘邦抓捕项羽旧部?可自己可是七王之一,辅佐刘邦登基的人,并不是普通旧部?退一万步说,臧荼区区一个燕王,不谋反还好,一旦谋反那无异于以卵击石。这从后来刘邦从洛阳出发同年就能到蓟州灭臧荼可以看出来,两者力量并不成对比。既然如此,臧荼难道是傻么?

先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接下去来看第二个被杀的韩信,这个韩信并不是鼎鼎大名的淮阴侯韩信,而是韩王韩信,史称“韩王信”。

韩王信本是战国诸侯韩襄王的孙子,后投靠刘备,被封紧挨着匈奴的太原以北地区,是为西汉防御匈奴的第一边界。但是自公元前201 年秋开始,匈奴多次攻打韩国,无奈之下韩王信只得向匈奴单于求和。后西汉质疑韩王信有背汉之心,逐多次谴责,这最终把韩王信逼上了谋反之路。公元前200年东,刘邦亲自率军攻打;公元前197年,韩王信兵败被杀。

韩王信谋反的原因也是扑所迷离,他算是比臧荼有实力,但他自己曾回信对前来讨伐自己的汉初名将柴武说过,“他从平民被大王提拔,后投降匈奴,又与大汉作战,乃三大罪状。文种、范蠡没有这些罪最后都被杀,自己只想活命隐居而已”。从这段陈述来看,韩王信应该没有谋反之心,更或者就是被刘邦下套谋反。既然如此,那我们更熟悉的那个韩信呢?

韩信作为楚汉相争的一代名将,不同于投降刘邦其余诸王,可以说没有韩信就没有汉朝的建立,在开国三大名将(另英布、彭越)和汉初三杰(另张良、萧何)中,他都是妥妥的第一,所以刘邦对其的防范也会最为迅速。早在刘邦登基的第二年,其就借有人告韩信谋反之名剥夺其楚王的身份,然后带回洛阳贬为淮阴侯。

虽然还是淮阴侯,但是注意从公元前201年开始,韩信所有兵权都被夺了,是变相被软禁而已。换句话说他实际上和之前的臧荼、韩王信一样,根本没有实力谋反。然而这里又发生一件事,那就是随着臧荼和韩王信被杀,越来越多的将领开始谋求后路。这其中就包括韩信原先的部下,赵国国相陈豨。

和处理韩王信的套路一样,刘邦先是收到了有人谋告陈豨谋反的消息,然后对其进行指责,最后召其进京。前面已有臧荼和韩王信的例子,况且自己老领导韩信的遭遇他也知道,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杀赵王自立为代王,正式举起了起义的大旗。陈豨这边谋反,作为老领导的韩信自然也坐实了谋反的罪名,于公元前196年被处死。第二年,陈豨也兵败被杀。

陈豨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不只如此,公元前197年刘邦令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彭越出兵平叛,彭越之派遣将领前往,刘邦逐觉其有谋反之心,并出其不意攻打其领地,并生擒彭越,最终满门被诛。

接下去的事情就和开头的长沙王吴芮有关系了,刘邦杀了韩信之后,将其肉剁酱分赏诸王,淮南王英布随即起兵反汉。当其行军至淮河,长沙王吴芮之孙吴回以两家为姻亲诱骗英布到番阳,最终被伏击的侍卫杀死。

到英布被杀为止,当年七王之中已经五王被除,除此以外还有名将陈豨以及被逼走匈奴的卢绾。长沙王吴芮则因杀英布有功成为唯一的异姓王,而赵王张耳早逝,其自张熬则被削爵。不过也因张熬是刘邦独女鲁元公主的丈夫,躲过一劫。公元前195年,刘邦杀白马为盟,订下誓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实际上从刘邦除六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刘邦在继位之后就已经有意除诸王,甚至布下天罗地网使诸王一步步陷入自己的圈套,以借“谋逆”之名实际却是大权独揽。不过当我们从历史上来看,特别是秦国的两世而亡就是一定程度上没有处理好统治阶层和有功诸王之间的关系,以致于最后六国贵族旧势力揭竿而起。

等到刘邦经过楚汉相争坐上王位,六国旧势力基本被重洗,七王也大多数平民出身,这就让刘邦有了肆无忌惮削王的打算,同时也巩固了刘汉江山的统治。

刘邦此举,后世帝王皆效仿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