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旅行城市中,越南给我的感觉是最百感交集的。这里有着明显的中国文化影响痕迹,寺庙使用的是中文名称,门口的牌匾上也都是中文诗句,如果你恰好在越南寺庙中,几近感受不到和国内的区别。

如果你待的地方是河内这种和中国临近的越南北部城市,中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会极其明显。但是越南人的日常却一点都不"中国"。他们街头早餐是浓烈的黑咖啡加法棍,在越南中部的热门旅游城市大叻,如果不是街头的黄皮肤人种提醒你这是亚洲,你甚至有一恍惚这里就是一座原汁原味的欧洲小镇,更不用提越南文就是根据法文5个拉丁字母重新发明的了。

众所周知越南历史上曾短暂隶属过中国,由此受中华文化影响自是说的通,另一方面越南又在近代完全沦为法国的殖民地,和清王朝爆发了宗主国之争的"中法战争"。但是没去越南之前我一直认为越南是像日韩等中华文化圈的国家一样,中国文化会呈现压倒性优势,万万没想到原来他们方方面面都更"法式",可以说是我在东南亚国家中见过最欧洲的国家。而越南之所以会变成这样子,实际上跟两个人关系非常大,那就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乾隆皇帝和法国传教士百多禄。

早在明宣宗时期,越南由当时的后黎朝所统治,并一直延续到了清乾隆年间。和所有的封建王朝一样,后黎朝的统治不可能是永久的。实际上早在16世纪末年,后黎朝皇室就已经成为了越南郑阮两大家族的傀儡王朝,郑氏控制越南的北部,阮氏则控制越南南部。

不过这两个家族打了一百多年也没打赢对方,史称"郑阮纷争"。长时间的南北战争给越南百姓带来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政局败坏,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1771年农民出生的阮惠、阮岳、阮侣三兄弟在西山发动起义。

万万没料到,阮氏三兄弟的这一起义竟然先后消灭了郑阮两股势力,统一越南,结束其两百多年南北分裂局面。但是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郑阮两氏掌权的时候,后黎朝虽然是傀儡皇室,但是终究不算改朝换代,可阮惠却要自己做皇帝,于是逃到云南的后黎朝末代皇帝昭统帝逐向当时的宗主国,清乾隆皇帝求救。为此,清朝前后出动3万兵马和当时已经成功拿下越南的西山朝展开大战,史称"清越战争","安南之役","清平安南之战"。

虽然这场战争叫做"清平安南之战",甚至被乾隆列入十大武功之中,但实际上当时清朝并没有绝对的力量去平定安南,在一场场上报的胜利中是清军大规模的损兵折将。最后实在没办法,孙士毅、福康安等清军将领私底下和越南此时的实际统治者西山朝皇帝阮惠达成协议,两军议和停战,乾隆封阮惠为安南国王。而阮惠也派了人假扮自己前往北京向乾隆朝贡。

如此一来,最悲剧的自然就是后黎朝末代皇帝昭统帝了,在乾隆眼中他已经完全被抛弃,最后被乾隆变相软禁在北京城,并连同诸多后黎朝遗臣,皇室子弟一起死在了北京城。

乾隆于越南的态度对越南朝政来说影响是巨大的,阮惠的西山朝成为正统之后,对剩余在越南境内的阮郑两个家族展开了不遗余力的打击。其中阮家的后裔中有一个叫做阮福映的王子,他不得不如丧家之犬一样,拼命寻找的救命稻草。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命运的蹊跷,往往一个平凡的相遇,就能完全改变一个国家,甚至一整片区域的历史。1777年,当只有15岁的阮福映从嘉定(现胡志明市)逃难到越南最南端河仙镇一座叫做圣约瑟夫神学院的时候,他看到了一位年仅36岁,却历经沧桑,目光颓废的法国天主教传教士,这个人自我介绍叫做"百多禄"。

作为天主教教士,百多禄和当时欧洲众多的传教士一样,早在其24岁时就怀揣着梦想前往亚洲传教,势把上帝的福音播撒全世界。梦想很美好,现实却极其残酷,他本身在暹罗的阿瑜陀耶城传教,不想阿瑜陀耶城被缅甸贡榜王朝攻破,他只得跑到越南的河仙镇。可惜在在这里他也不好过,先是全院的传教士被当地政府抓起来严刑拷打了3个月,后来又遭遇海盗袭击,一部分学员被杀死,学校被焚毁。百多禄只得逃往印度本地治里的法国人辖区躲了一阵。

但是这些波折并没有消灭百多禄传教的意志,1775年他再次返回河仙镇重建了圣约瑟夫神学院,可惜进展一直不大。所以当阮福映这一位王子逃难到自己神学院的时候,百多禄意识到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由于长时间在亚洲的打拼,他已然明白想要传教就必须得到当局政府的支持,从上而下是唯一的可能。这个时候他还哪能挑到底是坐在皇宫里的王子还是流落街头的王子,而这落难王子自然也没有资格挑百多禄到底是落魄传教士还是实权传教士,于是两人一拍即合,展开了合作。

于是在接下去的日子中,百多禄陪着阮福映一起抵御西山朝的军队,为他出谋划策。可惜终究力量悬殊,阮福映不得不带着阮家残余的势力流落泰国曼谷。为此百多禄建议阮福映将昆仑岛和会安两地割让给法国以换取法军支持,复国心切的阮福映自然应允。于是1784年,百多禄带着阮福映年仅5岁的儿子阮福景,开始了流亡说服法国之旅,

由于当时法国在亚洲的大本营位于印度本地治里,百多禄先是带着阮福景来到了这里,可惜本地治里的法国总督目前在印度正跟英国人打的火热,任百多禄如何说服,他都不愿意到东南亚那片混乱的土地上。在滞留20个月后,百多禄只得带着阮福景前往法国巴黎。

在这里,作为法国皇室第一次见到的东亚人,可爱的阮福景受到了贵族般接待。随后谈判顺利程度也超过百多禄的预料,路易十六欣然应允了百多禄的条件,双方签订《越法凡尔赛条约》,法国出动4艘军舰,1200名步兵,200名炮兵以及250名黑人奔赴越南前线帮助阮福映。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了,有了法军的帮忙,阮福映于公元1802年歼灭阮惠的西山军,并在当年五月正式称帝,建年号嘉隆。同年十一月,阮福映不仅复国,还完成了越南的正式统一,奠定现在的越南国界。而帮助他实现这一切的百多禄却已经在1799年10月因病去世。

实际上故事到这里,不能说百多禄是卖了阮福映还是帮了阮福映。原来百多禄之所以能说服路易十六出兵帮助阮福映,是因为他在答应阮福映割让昆仑岛和会安之外,还为法王谋划了一幅以越南为跳板征服整个东南亚的计划。后来的事实也证明确实如此,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皆完全沦为法国殖民地。

这就导致了百多禄如今在越南是一个毁誉参半,并不受待见的英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