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平有梁野山景區及獅巖景區2個國家4A級景區、平橋翠柳城市森林公園、文博園、劉亞樓將軍故居3個國家3A級景區逐步建成、成功打造萬安捷文及環梁野山“五朵金花”等一批鄉村旅遊網紅特色村。梁野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聞名閩粵贛的旅遊勝地,居“武平八大景”之首,有“北武夷,南梁野”的美譽。

最近

小編乘坐動車時

有了個新發現

在列車上

看到了咱們武平的旅遊宣傳片哦~

原來,3月30日起,福建境內185組動車、福建境內廈門、福州、南平、漳州等16個車站、福建境內7個車站LED、福建境內6個車站手機充電平臺播放武平宣傳片,激不激動?驚不驚喜?

動車組

車站LED

武平宣傳片

武平精心製作了3分鐘武平宣傳片,並在3月30日起在南鐵福建境內始發動車組列車視頻媒體和部分車站手機智能充電平臺媒體和LED全綵大屏媒體上滾動發佈。

啥?

爲啥選擇武平的宣傳片播放?

一起來了解下~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鐵總18個鐵路局之一,管轄江西、福建兩省全部及湖南、湖北兩省境內部分鐵路運輸及相關產業。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情繫貧困地區,助力脫貧攻堅,大力開展“精準扶貧、愛行天下”公益活動。從2019年3月起至12月,南鐵將利用自有媒體平臺對江西、福建兩省的貧困縣進行大力推介,在南鐵管轄的動車站及部分始發列車刊播兩省貧困縣的宣傳片,提升這些貧困縣的知名度、美譽度,讓我們爲南鐵點一個大大的贊!

武平●小名片

千年古縣武平是閩粵贛邊三省交界處的一顆璀璨明珠。有“一腳踏三省”、"一日遊三省”之稱,先後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森林旅遊示範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等“國字號”榮譽。武平境內有梁野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中山河國家溼地公園兩張國家級生態名片。全縣森林覆蓋率79.7%,城區綠化覆蓋率33%,大氣環境質量常年保持或優於2級標準,是福建省首個“中國天然氧吧”。

武平有梁野山景區及獅巖景區2個國家4A級景區、平橋翠柳城市森林公園、文博園、劉亞樓將軍故居3個國家3A級景區逐步建成、成功打造萬安捷文及環梁野山“五朵金花”等一批鄉村旅遊網紅特色村。同時還有豐富的文化旅遊和紅色旅遊資源。有漢初“南海國”古都遺址客家保護神定光佛卓錫地、八仙之一何仙姑成仙處;有被列入國家和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武平漢劇、十番音樂“上刀山、下火海、撈油鍋”等一批傳統民俗文化。優越的自然生態、瑰麗的山水風光、衆多的歷史遺存、璀璨的民俗文化等,共同構成了武平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成就了“養生福地、清新武平”。

來武平,我氧你”!

武平三線八景

01

三條旅遊精品線路

一是不忘初心·紅色之旅。以梁山書院(毛澤東舊居)爲中心,輻射文博園、劉亞樓將軍故居、象洞張天堂(中共武平臨時縣委舊址)、高書村入閩第一村等紅色景點。

二是天然氧吧·生態之旅。以梁野山爲核心,整合中山河國家溼地公園(十里翠竹、高依山風景區)、捷文村(全國林改策源地)、平橋翠柳森林公園等生態旅遊資源。

三是千年古縣·客家之旅以客家文化爲紐帶,串聯獅巖景區(道南樓、崇山居、客家圍屋)、興賢坊、文博園、西山等客屬景點。

02

八大景區

梁野山

在武平,原始和天然交織成一幅如詩畫卷。山清境幽,所有的樹木吐出各自的清氛,山谷中洋溢着勃勃生機,一步一景都是畫中意。梁野山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聞名閩粵贛的旅遊勝地,居“武平八大景”之首,有“北武夷,南梁野”的美譽。

圖|林建德

千鷺湖溼地公園

在武平,人文與自然融匯成一首美麗詩篇。千鷺湖,千鷺千湖。千鷺指這白鷺種類多,數量也多;千湖,指因這是典型的山塘、沼澤溼地,衆多湖泊星羅棋佈在這山谷密林之林由此而得名。千鷺湖溼地公園是中山河國家溼地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武平重點打造的生態會客廳,獨特而秀麗。從空中鳥瞰,它就像一顆巨大的心形綠色翡翠。

圖|修永清

平橋翠柳城市森林公園

平橋翠柳城市森林公園景區位於平川鎮紅東村北門嶺與七坊村交界處,通過保留、模仿、修復地域性森林景觀來構建主要環境,以保護、營造具有地域性、物種多樣性和自我演替能力的森林生態系統進而改善城市生態系統。景區有李燦文化區、森林故事區、“半領春蔭”風景道、天妃亭、牧牛園、翠湖溼地、風雨廊橋、“君子六藝”林蔭道、親水平臺等系列景點,是集運動健身、休閒娛樂、生態體驗、科普教育爲一體的濱河生態景區。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圖|修永清

獅巖景區

獅巖景區位於武平縣巖前鎮靈巖村。景區以千年古寺均慶寺爲核心,由千佛樓、獅巖、出米石、何仙姑亭、祭祀廣場等構成。獅巖景區是定光佛肉身修煉轉世成佛之地,其圓寂前因保護客家人幸福安康而受到客家人敬仰,被奉爲客家人的“守護神”,景區是定光佛信仰的發源地,世界各地定光佛信徒每年都來這裏朝覲,被尊爲“定光佛祖廟”,也是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圖|李藝爽

文博園景區

文博園景區位於平川鎮西廂村,包括文博園、客家演藝中心、青少年宮及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客家文化廣場、馬頭山公園。文博園採用仿唐建築,設有武平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任空軍司令劉亞樓將軍紀念館、中央蘇區(武平)紀念館、海峽兩岸客家藝術館、定光佛文化館、知青館等6個館。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圖|霍彥

劉亞樓將軍故居

劉亞樓將軍是新中國首任空軍司令員,曾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劉亞樓將軍故居位於湘店鄉湘洋村,建於清代,傳統客家建築風格,面闊三間、二進院落、左右廂房,2003年列入縣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武平縣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之一。

△國家3A級旅遊景區圖|霍彥

中山古鎮

武平中山鎮,舊時聚居着108個姓氏人家,並自清朝以來一直延續至今,由此被譽爲“客家百姓古鎮”,素有“小京城”之美稱。鎮內保存着飽經滄桑的古街、迎恩門、相公塔、永安橋等衆多文物古蹟。曲徑通幽依然泛着銀白光澤,石砌巷道依然堆滿昨日繁華。流連於古街,沐浴着中原古風,挨家挨戶門上查看姓氏門聯,別有一番感受與情趣。

中山國家歷史文化名鎮圖|劉耀文

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

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位於武平縣城中心區域,至今保存有清代的梁山書院、宋代的三段嶺古井,明代的南安門等古老建築。旨在以修復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爲紐帶,連結城市的過去、現在和將來,讓武平的傳統文化、特色文化得以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充分挖掘武平千年古縣的歷史記憶,增強文化氣息,豐富城市文化內涵,力求把該項目打造成:武平文化旅遊的一張新名片、融入全域旅遊的一個重要地帶、文化交流的“會客廳”、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關鍵紐帶、五“古”豐登的傳統街區、宜居宜旅的“三街九巷”。

△紅四軍前敵委員會舊址圖|劉耀文

圖片:武平攝影師協會

來源:文旅武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