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源頭在父母,我們的健康觀念,餵養方式,生活方式家庭的氛圍還有社會的影響,比如說這種誤導性的鋪天蓋地的廣告信息都會導致孩子健康出問題,但是正確的觀念和知識在哪。我的一些小夥伴,我現在也在回想,也沒記得誰去住過醫院,那個時代醫院也很少,裏面沒什麼人很冷清,那個時候也跟我沒有像今天這種人氣爆棚的這種大醫院,可我們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掛水,時不時的住個院,很多朋友也會質疑納悶,我們現在的孩子喫的都有穿的都不缺,爲什麼反而這麼嬌弱,免疫力爲什麼這麼低,大家想必都去過兒童醫院對吧。

孩子是我們家庭的未來,是幸福的基石! 孩子的健康問題是我們這個時代做父母、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最操心最焦慮的事,我發現很多孩子家長對於孩子身體的一些小問題,經常是觀念錯誤、方法錯誤導致我們孩子免疫力不斷的下降,小問題反覆的發生,最後小問題就變成了大問題,生了大病,然後會聽到很多家長這麼說:真的是沒辦法,孩子天生體質不好。變成大問題以後怎麼辦,很簡單,送醫院。把這些孩子的健康全盤寄託給了醫院,病一次就送一次打針輸液喫藥,所以大家看這是不是一個惡性的循環。循環的起點跟這些孩子父母的認知有沒有關係,所以這些孩子的父母是不是應該安下心來認真的學習做一些改變,給大家說個例子,就在最近的一個月以內,我身邊兩個朋友家的孩子相繼的住院了,其中一個孩子非常嚴重,因爲肺炎住進了ICU搶救,ICU是什麼地方呢?就是重症監護室! 大家想一想,四歲的孩子進了重症監護室,在裏邊治療兩個多星期以後肺炎好了,但是出院以後孩子媽媽還是很焦慮,一直哭訴,爲什麼?孩子喫不下飯,喫了就要吐,還拉肚子,花了半個多月才一點一點的緩過來。這個是一個很經典的例子,很有代表性,我想大家都深有體會,我們的孩子一旦感冒發燒以後,全家都會上下動員起來,像打仗一樣這種經歷。有的孩子經常發燒經常去醫院經常掛水,所以全家上下苦不堪言。 我回憶我小的時候很少去醫院幾乎都沒有去過,那個時候根本就沒有掛水這個事兒。我的一些小夥伴,我現在也在回想,也沒記得誰去住過醫院,那個時代醫院也很少,裏面沒什麼人很冷清,那個時候也跟我沒有像今天這種人氣爆棚的這種大醫院,可我們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掛水,時不時的住個院,很多朋友也會質疑納悶,我們現在的孩子喫的都有穿的都不缺,爲什麼反而這麼嬌弱,免疫力爲什麼這麼低,大家想必都去過兒童醫院對吧?那裏邊是一種什麼感覺?人滿爲患,也是大場面,人在裏邊都會發昏,很焦慮很壓抑,有的時候讓人發瘋對不對?這個就是我們現在醫院的現狀,我們現在醫院裏病人實在太多了,所以醫院看病過程很機械,這也是很正常,排隊三個小時看病三分鐘來一個看一個給一個套餐,所以大家是不是應該有一種反省,儘量的要少去醫院,最好不去醫院對不對?我們不能夠把孩子的健康完全託付給醫院,孩子一出生就是健康的,那麼後來身體爲什麼會變得差? 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源頭在父母,我們的健康觀念,餵養方式,生活方式家庭的氛圍還有社會的影響,比如說這種誤導性的鋪天蓋地的廣告信息都會導致孩子健康出問題,但是正確的觀念和知識在哪?這是我一直在想一直在尋找的,我們的孩子一出生是健康的,爲什麼後來申挺會變得這麼差?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源頭就在父母,父母的健康的觀念餵養的方式,生活方式還有家庭的氛圍以及來自社會的這些影響。 我本人是從事西醫專業的,從醫二十多年,西醫有很大的優點,但是也有很大的缺陷! 缺陷就是他只能是疾病發生的時候來治療疾病,對疾病的預防辦法不是太多,而且治療起來副作用都很大,前面ICU的孩子大家都看到了,怎麼讓孩子遠離掛水和抗生素的副作用,有沒有更好的醫學?所以最近幾年我又學習研究了功能醫學,這個醫學是從人的整體去出發去看問題,分析研究人的功能狀態和基因體質生活方式環境影響的關係,找到引起我們器官功能下降的原因,然後用自然的非藥物的療法或者是用生活方式的療法來恢復人體器官的功能作爲治療的目標,所以功能醫學在疾病的預防和康復上比現在的醫院具有很大的優勢。大家有興趣可以讀一本書,就是李紹清博士的功能醫學這本書寫的很好,通俗易懂,後來又有機緣,我就接觸到了古中醫,跟着我們醫聖張仲景來學習傷寒雜病論,古中醫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明了建康的問題,所以我就進一步弄清楚了孩子身體的問題的根源,功能醫學和古中醫這兩個學科有很多的相同性,出發點上都很相同! 這兩個醫學可以說進行完美的互補,在功能醫學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就是它有一系列的一些檢測可以把功能狀態進行量化,有了量化以後,很多數據可以作爲治療的一個參考,所以我把這兩個醫學結合在一起,也就發現了能夠讓我們孩子重獲健康的好的方法! 這套方法已經幫助了很多孩子的家庭,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會通過這個系列課程用簡單直白易學的方式手把手的教會大家,道理如果已明白,那麼自然在平時生活中你們就會發現孩子的這些健康小問題,就會有正確的思路,有正確的辦法,這套方法已經幫助了很多孩子的家庭,漸漸的你就會發現孩子的身體會越來越好越來越結實了,但是從哪教起?我們平時經常會聽到病從口入這是對的,我們的孩子可以說80%的病就是從喫引發的! 所以系列課程從喫入手,以兒童慢性食物過敏主題來展開,因爲不用藥,所以也不屬於醫療行爲,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膽的去做,去分享,很多聽過課程的家長現在已經是朋友圈的育兒專家了,這也就是我做這件事得很大的初心,教會更多的爸媽,然後幫助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家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