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南:嚴查誣告陷害 狠剎動機不純檢舉舉報歪風

“我破壞了一個地區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和班子之間、同志之間正常的團結關係,造成嚴重惡劣的政治影響。”在接受審查調查期間,雲南紅河原政法委書記和建沉痛懺悔。因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製造、散佈、傳播政治謠言,打擊報復有不同意見的同志,教唆、慫恿他人舉報不實問題,和建最終承擔了相應的紀律和法律責任。

類似問題的發生不是孤立的、偶發的。2019年10月8日,雲南省紀委監委通報:省人大法制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原主任和正興受到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在和正興的違紀問題中,也有“誣告陷害他人”的行爲。

無中生有、捏造事實、造謠中傷、誣告陷害,此類歪風的出現對地方和單位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影響,嚴重污染政治生態。今年4月起,雲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利用半年時間,探索開展交辦督辦、反饋通報、羣衆參與、澄清正名、查處打擊“五項措施”的實證性試點工作,採取交辦督辦解決一批、反饋通報解決一批、羣衆參與解決一批、澄清正名解決一批、查處打擊解決一批、直接了結解決一批的“六個一批”措施,集中解決信訪舉報突出問題。

追根究底,向誣告者高懸利劍

針對誣告陷害查處、澄清正名的標準、環節、程序等,雲南省各地制定出臺相關制度予以規範。保山市紀委監委制定出臺《保山市紀檢監察機關覈查處理誣告陷害類信訪舉報實施辦法(試行)》,對誣告陷害類信訪舉報行爲的認定、覈查、處理和責任追究進行了詳細規範,明確了誣告陷害類信訪舉報的構成要件和具體體現;昆明市明確按人員身份和管理權限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爲,對於有誣告陷害行爲的人員,向其有關黨委(黨組)和組織人事部門等單位通報並記錄在案,作爲選拔任用、評先評優、考覈考評、社會誠信等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

同時,在集中開展解決信訪舉報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中,針對挾私報復、誣告陷害等突出問題各地採取相應措施進行專項整治。曲靖市紀委監委設立綜合協調、線索研判、監督調查等5個工作小組,按照排查梳理、調查覈實、打擊處理、總結提升四個階段,對挾私報復、誣告陷害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普洱景東縣成立由紀委監委、公安等11個部門組成的工作組,加強上下聯動、內外協調,嚴肅查處誣告陷害信訪舉報行爲。

及時澄清,還清白者“一個說法”

去年下半年以來,雲南省紀委監委先後在紅河州、雙柏縣、鳳慶縣召開了不實信訪舉報了結澄清反饋會,通過面對面、實打實的具體舉措,對信訪舉報問題的調查結果客觀公正透明的進行反饋。

全省各地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爲的意見》,以召開會議、書面通報、公開聽證等方式爲受到誣告陷害的黨員幹部澄清正名,消除對被錯告、誤告、誣告者造成的影響,爲勇於擔當、敢於得罪人的黨員幹部做堅強後盾。保山市昌寧縣今年以來爲9名受到不實舉報的黨員幹部澄清正名。德宏州嚴格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爲10名幹部澄清正名。

抓好教育引導 實事求是、依法依規進行舉報

雲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專項整治和宣傳引導同步跟進,在鼓勵社會監督、消除舉報人顧慮、保護舉報人合法權益的同時,強化法制宣傳,增強全民守法意識,對誣告造謠、有意陷害的問題也認真加以防範。

同時,各級紀委監委貫徹落實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要求,將黨內法規和相關法律規定作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突出黨性鍛鍊,不斷加強對公職人員特別是黨員幹部的法紀教育,結合典型案例剖析運用以案說法等方式進行警示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正確行使檢舉權、控告權和申訴權,堅決抵制誣告陷害行爲。

各地結合地區實際,抓好源頭預防和教育引導。紅河州開展信訪舉報反饋通報實證性試點工作,緊盯重點領域、重點人、重點地區,選取22件纏訪、濫訪、誣告陷害等信訪舉報突出問題進行反饋通報,加強對基層信訪舉報的引導。麗江市紀委監委積極探索推行“羣衆參與解決一批”實證性試點工作,通過羣衆參與信訪事項覈查等工作機制,對舉報的政治性、政策性和法律性進行“貼身教育”,讓舉報人認識到錯告和誣告將承擔相應的紀律和法律責任,必須實事求是、依法依規進行舉報。

“紀檢監察機關要主動作爲,對不實信訪舉報及時了結澄清,堅決抵制歪風邪氣,對誣告者進行相應的處理,令其無立足之地,爲擔當者擔當、爲負責者負責,絕不讓‘眉毛上流汗的人’成爲‘眉毛下流淚的人’。”雲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省監委主任馮志禮表示。(雲南省紀委監委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