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此,何武源從不藏私,把自己掌握的釀酒技術與前來參觀學習的村民分享,大家相互交流釀酒技術。爲了更好地掌握和改進養豬、釀酒及種植肉桂、八角技術,實現高產增收,把自己的農業生產做大做強,他積極參加政府及相關部門組織的農村種養殖技術培訓,並專門購買有關養豬、釀酒及種植肉桂、八角方面的書籍進行自學。

清晨6點,東興市馬路鎮吊應村村民何武源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準備豬飼料、清理豬舍……

今年43歲的何武源憑着自己的雙手,通過自身不斷努力,積極學習種養技術,大膽發展種養業,逐步發展成爲村裏的致富帶頭人。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自己發展的同時不忘帶動本村村民共同富裕。

初見何武源,穿着一身簡樸工作服的他正在豬舍裏攪拌豬飼料,準備去餵豬。“養豬靠的是用心。在飼料搭配上,仔豬、中豬和肥豬的料就不同。”說起養豬的學問,何武源說的頭頭是道。

開辦生豬養殖場,是何武源經過深思熟慮後的決定。當時,面對家中沒有積蓄、資金困難的現狀,他沒有放棄,找親戚、找朋友籌集資金,最後終於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廠房,購買了10餘頭仔豬與種豬。創業初期,他將全身心都撲在養豬場上,白天晚上圍着圈舍轉,觀察豬的生長發育規律,一點一滴積累經驗。養豬的第一年,何武源就實現了盈利。趁着這個良好的勢頭,他趕緊對養殖場進行擴建,規模越來越大,目前他的養豬場生豬存欄達到了100多頭,實現年收入10萬元左右。

釀酒、養豬,看上去是兩個毫不相關的產業,但它們有機的結合,形成循環產業後,其價值不可小視。何武源利用自己在釀酒方面的豐富經驗,在家裏開辦起了家庭釀酒小作坊。經過不斷的探索發展,小作坊的釀酒產量和質量穩步提高,已逐漸成爲其家庭穩定的收入來源。

“酒糟餵豬,最大的好處就是豬肯喫、肯睡、肯長!”何武源笑道。他喂的豬,喫的是糧食、酒糟,飼料不添加激素,同時做好防疫,豬的品質得到了保障,銷路根本不愁,幾乎都是市裏的商販和村民上門訂購。

在致富的路上,何武源一直堅持在探索中前進,在前進中繼續探索。爲了更好地掌握和改進養豬、釀酒及種植肉桂、八角技術,實現高產增收,把自己的農業生產做大做強,他積極參加政府及相關部門組織的農村種養殖技術培訓,並專門購買有關養豬、釀酒及種植肉桂、八角方面的書籍進行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在自身不懈努力下,他研究出了一套獨特的養豬及釀酒技術,使得所養殖的生豬成活率高、發病率低,且成年可出欄的生豬肉質相比同行的好;所釀製的米酒鮮香可口,喝過何武源釀製的米酒的人都讚不絕口,在當地小有名氣。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我深知自己富了不算富,要讓大家富起來纔是富。我在搞好自己養殖、釀酒及種植肉桂、八角的同時,主動幫助貧困戶,無償向貧困戶傳授養殖技術,幫助他們解決養殖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讓他們早日脫貧致富。”何武源說。

何武源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主動對接幫助貧困戶,無償向貧困戶傳授養豬技術,並經常入戶指導。每當他發現其他養殖戶因爲養殖觀念落後、設施條件不好等導致效益不好時,總是看在眼裏急在心頭,主動聯繫養殖專家,幫助村民解決在養殖技術上的難題,不斷提高大家的養殖水平。

由於他釀製的米酒很出名,附近的很多釀酒作坊也經常聞名而來,參觀學習他的釀酒技術。對此,何武源從不藏私,把自己掌握的釀酒技術與前來參觀學習的村民分享,大家相互交流釀酒技術。

作爲一名共產黨員,何武源始終秉承着無私奉獻的精神,幫扶和帶動了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生產,並順利實現脫貧。脫貧戶何榮富感激地說:“聽完何武源的培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對日後的養殖、種植提供了好方法、好見解,也讓我對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

在吊應村,每當提起何武源這個人,村民都會豎起大拇指,誇口稱讚。“何武源同志是我們吊應村的一名黨員、致富帶頭人,他身上有着一股喫苦耐勞、永不服輸的創業精神。”吊應村第一書記何妙源說道。

來源:防城港市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