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有演变出一套完整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规范,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有:官学制度,私学制度和书院制度。今天来谈谈其中的官学制度。

国家建立后,随着社会事务的复杂化和社会分工细致化,教育的有益功能开始显示出来,教育活动也自然成为官府的重要事务。于是官学得以建立。

据古籍记载,夏商时期就出现了官学。不过学术界上一般认为,官学正式形成规模,应该是西周时期的事情。西周的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

国学,是专为高级贵族子弟设立,按入学年龄分小学和大学两级。天子设的大学规模较大,分为太学,成均,上庠,瞽(gu)宗,东序,西雍五学;而诸侯的大学规模小,仅有一学。

乡学,它的教育对象主要是中小贵族子弟,因等级不同,有“熟”,“庠”,“序”,“校”等名称。

各个时期的官学:

西周国学皆由官府兴办,教师也由官员充当,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懂得贵族礼制的官员。“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是西周官学的主要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变革,官学的垄断地位被打破,私学开始涌现出来与官学分庭抗礼。到了大一统的秦汉时期,官学才重新占据了主导地位。秦朝禁绝私学,推崇“以吏为师”的教育方式,一遍培养使用的人才。

汉朝建立后,拨乱反正,允许私学的发展,而且进一步建立起完善的官学体系,为古代的学校制度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学校分五级,中央设太学,地方按行政等级设“学”,“校”,“庠”,“序”四级。太学属于大学,学生按严格标准从各地选拔出来,教学内容是儒家的五经,每经各有“家法”,每师各有“师法”,学生必须严守,不得逾越。起初规定每年一考,到了东汉改为两年一考。值得一说的是,汉灵帝时期的“鸿都门学”,专习书画辞赋,称得上专门的艺术学校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频,学校数量锐减。但在西晋初年,太学一度发展较快。晋武帝时,除太学外另设了国子学,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国子学。北魏时,在太学与国子学外又设了四门学,并遍置州郡学。后秦与南朝的梁都设律学,样子,秦汉相沿的“以吏为师”的法律教育方法开始改变。晋武帝立书博士及弟子员,教习书法,这是古代专门书法学校的开始。此外,南朝宋文帝时设医学,培养医学人才。

隋朝时期,教育得到蓬勃发展。隋文帝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建立官学,在中央设国子寺,置祭酒,专门管理学校的教育工作。这是中国历史上专门设立教育行政部门和设置专门教育长官的开始。在国子寺下,设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五学。在太常寺所属的太医署和太卜署设置医博士和太卜博士,另在太仆寺中设兽医博士,在大理寺设律博士。

唐朝的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庞大的学校体系。中央直属学校有所谓的“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六学直隶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此外,有门下省统属的崇文馆,东宫统辖的弘文馆和太医署统辖的医学。地方按行政区划,各设府州县学,并设医学作为傍系。由于唐朝尊崇道教,中央及地方都建立了崇玄学,专门学习道经。

宋朝的官学沿袭于唐朝,但也有进一步完善。国子学是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是中央官学的主要形式。专科教育继续发展,除了旧的书学,律学,算学,医学外,新设画学和武学。地方官学也较为完善,按照路,州,县三级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凡州县两级都设官学,地方行政长官保障教育经费。

元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学校制度带有鲜明的特色。中央国学分为国子学,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三种。国子学的管理实行积分升斋法与贡生制。回回国子学招收公卿大夫及富室子弟,学习波斯文,为官署培养翻译人才。元朝地方按路,府,州,县四级设立学校。地方也设立蒙古学,主要学习蒙古字学,医学和阴阳学等专门内容,目的在于为地方政府培养专门的人才。

明朝的教育制度在元朝的基础上又更详备了。中央官学为国子监。国子监诸生按程度分为六堂。生员学习的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明朝的国子监扩大了教育范围,中小地主子弟均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学习;监生的身份可以通过金钱获得,出现了例监和捐监。明太祖之初,就在全国各府,州,县及边防卫所设学,发达地区甚至出现村学,不过,这时的学校教育完成成为科举的附庸,八股文的学习成为了最核心的内容。清朝的教育制度沿袭明朝,变化甚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