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人是最爱请客吃饭的。你看,同样是中国人,南方北方就大不一样。

原标题:易中天:看不懂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事最不好讲。

老祖宗留下了不少的遗训,这些遗训常常都是要打架的。比方说,老祖宗谆谆教导我们,一个人,应该“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同时又会告诫我们“少管闲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那么,我们是管还是不管?哈!这你就不懂了。管不管,要看那事是不是“闲事”,如果是闲事,就不该管,不是闲事,就应该管。所以,见义勇为是对的,袖手旁观也是对的。中国有句老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就是说,有理没理,不光看讲不讲得出道理来,还要看你是“公”还是“婆”。

这样一来,研究中国人“国民性”或“民族性”的人就麻烦了。他实在想不出该用哪一两个词或哪两句话来概括中国人,概括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比方说,中国人耿直却又圆滑,坦诚却又世故,多疑却又轻信,古板却又灵活,讲实惠却又重义气,尚礼仪却又少公德,主中庸却又走极端,美节俭却又喜排场,守古法却又赶时髦,知足常乐却又梦想暴发,烧香算命却又无宗教感,爱抱团却又好窝里斗,爱挑刺儿却又会打圆场,不爱管闲事却又爱说闲话,懂得“只争朝夕”的道理却又主张“慢慢来”等等。结果,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富起来”,却又最终弄得“一穷二白”,因为“落后”而“挨打”。总之,中国人是不大容易看懂的。岂但外国人“看不懂”,便是中国人自己,也不一定“说得清”。

中国人的事,实在是麻烦得很。

就说吃饭。中国人是最爱请客吃饭的。南方北方都一样。但如何吃,吃什么,却不大相同。北方人请客吃饭,总是整一桌子菜,盘子叠盘子碗摞碗。那些菜,往往也都很实在,整只的鸡整只的鸭,整只的猪腿或羊腿,总之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南方的盘子就要小得多,菜的分量也少得多,几乎一筷子就可以夹完,但花色品种则比较丰富,一只鸡可以做好几种菜,一鱼也可以两吃或三吃。于是北方人就瞧不起南方人了,认为他们小气;南方人也看不上北方人,认为他们傻气。最好玩的是,他们都认为对方虚伪。北方人说,弄那么点点菜,让人不敢下筷子,这是请的哪门子客?虚情假意吧?南方人则说,明明吃不完,还要不停地上菜,这是让人吃还是让人看?虚张声势么!

你看,同样是中国人,南方北方就大不一样。中国人,是不是很难说得清?

回味经典

一直想为我的家乡写个文章,因为这块土地,在我时而折腾时而磨叽的几十年中,高兴时快踏几步,生气时狠跺几脚,忧郁时细踩一路,它都不怒不恼;无论我坐着、站着、躺着,它都会以那种独有的绵绵春意,无怨无悔地细数着我或快或慢的心跳。

那,我的家乡在哪里?

据《醴陵市志》记载: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从而可以断定,醴陵已有两千余的历史。我的先祖陈审先,人称审先公,在元至正年间从河南杞县迁徙来到了醴陵,在公元1345年落户于醴陵大石桥。从那一辈算起,我们在醴陵距今已生活了近七百年。

这便是人家问我,我是湖南醴陵人的由来。在醴陵如有人问我是哪的人呢?------

原文链接:陈其林:我的家乡,我的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