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想把女儿文姜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被公子忽以“齐大非偶”的理由拒绝了。其实齐僖公的女儿文姜也不愿意嫁给郑国的公子忽,她早和自己的哥哥、也就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诸儿有私情。

齐桓公的父亲齐僖公想把女儿文姜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被公子忽以“齐大非偶”的理由拒绝了。公子忽帮齐国打败北戎的时候,齐僖公想把女儿文姜嫁给他。但是公子忽说“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所以也就是拒绝了齐僖公。

当时公子忽他爸郑庄公最器重的大臣祭仲就告诫过姬忽,让他一定要娶文姜,说:郑庄公内宠很多,如果你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外援恐怕不能继承君位。郑庄公当时除了嫡长子忽之外还有三个儿子:公子突、公子亹wěi 和公子仪,而且他们的母亲都很得宠,都有可能继承君位。但是公子忽不听祭仲的意见,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媯氏。

在周代除了天子之外,任何人结婚都要亲自前往迎娶。陈国命大夫(金咸)子送嫁。问题是公子忽做了一件非礼的事。按规矩应该是先祭祖庙把迎娶的事告诉祖先,然后同居。而公子忽则“先配而后祖”也就是说先同居后再祭祖。

公子忽这种非礼的行为引起了陈国大夫(金咸)子的极其不满,(金咸)子愤怒地说“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这几乎算得上是诅咒了。意思就是说这样做根本算不上是夫妇,这是欺骗祖先,不合规矩,这么做出不生孩子来。这话够狠。

其实齐僖公的女儿文姜也不愿意嫁给郑国的公子忽,她早和自己的哥哥、也就是齐桓公的哥哥齐襄公诸儿有私情。后来齐僖公把女儿文姜嫁给了隔壁鲁国国君鲁桓公。文姜生了个儿子就是中学课本里《曹刿论战》中的鲁庄公。

鲁桓公和夫人文姜去齐国的时候,他发现了自己的夫人和大舅哥齐襄公的隐秘,忍不住就对文姜大发雷霆。文姜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就到哥哥齐襄公那儿告状,说:我老公说我们的儿子不是他儿子,是你儿子。于是齐襄公大怒。齐襄公一怒之下让人弄死了鲁桓公。

齐襄公的女儿居然还嫁给鲁桓公跟自己妹妹文姜生的儿子鲁庄公,就是“哀姜”。

齐桓公还有个姐姐就是“宣姜”。宣姜嫁到卫国,本来是要嫁给卫宣公的儿子公子急,但被卫宣公夺为己有,身份应该是卫宣公的正室夫人。她生的儿子公子朔后来做了国君,宣姜却被迫嫁给了前夫的儿子、自己儿子的异母兄长昭伯。宣姜和昭伯又生育了:齐子(可能是齐桓公的宠姬长卫姬)、卫戴公、卫文公、宋桓公夫人(宋襄公的母亲)、许穆夫人(《诗经》里《鄘风*载驰》的作者)五个儿女。这么说来宣姜既是自己弟弟齐桓公的岳母,又是另一位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的姥姥。

齐桓公自己有个女儿齐姜,嫁到晋国,先是晋武公的妾室,后来与晋武公的儿子晋献公私通,后来成了晋献公的夫人,生了女儿穆姬和儿子申生。穆姬后来嫁给了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这么说起来,齐桓公从名份上说是晋文公重耳的姥爷。秦穆公应该算是晋文公的姐夫,但是后来秦穆公的女儿又嫁给了晋文公,就是文嬴。文嬴嫁给晋文公之前还曾经嫁给晋文公的侄儿晋怀公,所以也称她“怀嬴”。

重耳对于这个嫁给自己做妻子的前侄媳有所不满,所以对待她也不怎么有礼貌。有一天,怀嬴“奉匜沃盥”,就是怀嬴捧盘服侍重耳洗手。重耳洗完手之后没有用毛巾擦手,而是挥手甩干手上的水珠,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这样就得罪了怀嬴,怀嬴很生气地说:秦国和晋国地位相等,您为什么要蔑视我?怀嬴很聪明,她把重耳对自己的不满演变成晋国对秦国的不满,有意把事往大了说,用秦国来压制重耳。果然,重耳听了很害怕,把上衣脱掉,拘禁了自己向怀嬴谢罪。

重耳不敢得罪怀嬴,也就是不敢得罪秦国,最后重耳还是靠着秦穆公的支持杀了自己的侄儿,也就是自己妻子怀嬴的前夫晋怀公,这才回国继承了国君之位。结果重耳当了国君,就大放异彩,帮着周王室平定内乱,在城濮之战又打败楚国,会盟诸侯,成了第二个齐桓公。

晋文公在世的时候,他的姐夫兼岳父秦穆公被压制,晋文公一死,秦穆公急急忙忙夺崤函,结果崤之战大败。之后五年五战争夺河西,后来终于夺得王官之地,封崤函之尸而还。秦穆公称霸西戎。这时候晋国国君是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

晋襄公其实也不是吃素的,继承了父亲文公,让晋国霸业持续辉煌。在晋襄公时期,晋国与秦国之间战争不断,其实可以说是互有胜负。而最后,晋襄公和秦穆公还是同一年死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