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賞析一直是語文考試中的難點,高考的古詩賞析就不簡單,專轉本的故事鑑賞比高考稍微難一點。難一點是不是很慌?高考古詩都有很多人看不懂,那轉本語文考試的古詩難度更大豈不是血崩?不瞞大家,小編高考的時候古詩鑑賞就沒太看懂,16分的古詩鑑賞也就拿了6分,做的比較糟糕。但是在專轉本考試中,古詩鑑賞15分拿了12分。其實雖然題目變難了,但是我們的思想更成熟了經過訓練我們就能答對80%。

小編在高中的時候語文課總是趴着睡覺,也討厭背古文,沒想到後來自己感興趣起來,偶爾看看古詩,自己詩興大發也胡謅幾句,平仄押韻還算過得去,但是整體意向和餘味就差遠了。我們如果帶着興趣去做有些事,並不會覺得枯燥乏味、甚至會自己總結方法。

在古詩的複習過程中,首先得熟悉詞語的表意,然後再瞭解詩人的流派和風格,最後反覆的進行練習,所有詩歌類型都需要多次刷題反覆練習,不要因爲自己看不懂懷古詩就直接放棄了懷古詩,最後考到有可能就得不了幾分,有可能就是因爲你多做了幾篇懷古詩多得了幾分上了自己想上的學校,也可能是因爲你少做了幾篇懷古詩,與公辦本科擦肩而過!

如何進行詩歌鑑賞呢?

一篇古詩大概是這樣的構造:藝術手法+詩歌形象+思想主題

其中藝術手法包括三個部分: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詩歌形象也包括三個部分:意境、人物形象、景物表意;詩歌的思想內容包括:語言和思想內容。

表達方式:抒情、描寫、敘述、議論;

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反問、頂針、迴環。

表現手法:聯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徵、對比對照、抑揚、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直抒胸臆、託物言志、借景抒情融情於景。

常見詩歌題材

例題講解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1.結合詩歌談談“無端”的意思。

2.賞析一下“滄海月明珠有淚”這一名句。

答案與解析:

1.【解析】應該把“無端”這兩個字回到詩中,尤其是第一句。細細的揣摩詩中情感態度。然後再結合全詩的主題思想進行分析。

【答案】無端:猶何故。怨怪之詞。五十弦是託古之詞。古代的樂器弦比較少,而作者的瑟卻有五十弦。錦瑟本來就有那麼多弦,這並不是過錯,詩人卻硬來埋怨它:錦瑟啊,你幹什麼要有這麼多條弦?這是作者的癡語。開頭通過“無端”這一次表現了作者的一種情緒,微微的埋怨,還有迷惘、悲傷,從第一句開始奠定感情基調。

2.【解析】一定要結合一 定的鑑賞理論,然後靈活的運用的具體的詩句中。通過形象發現情感,透過情感態度發現人物評價,透過人物評價發掘詩中的思想

【答案】珠生於蚌,蚌生於海,每當月明宵靜,蚌則向月張開,以養其珠,珠得月華,始極光瑩... ...這是美好的民間傳統之說。月木天上明珠,珠似水中明月;淚以珠喻,自古爲然,鮫人泣淚,顆顆成珠,亦是海中的奇情異景。如此,餃月落於滄海之間,明珠浴於淚波之界,月也,珠也,淚也,是三個還是一個?一化爲三?三合爲一?已然形成一個難以分辨的妙境,詩一筆之下就寫出瞭如此豐富的內涵、奇麗的聯想。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