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晚,由君樂寶奶粉愛心支持的河南衛視《脫貧大決戰》第三季第三期準時開播。河南廣電全媒體記者關楓帶領觀衆走進洛陽市汝陽縣劉店鎮紅裏村,和紅裏村第一書記曹高洋一起見證村民發揚艱苦奮鬥精神,藉助河南科技大學“靶向幫扶”的精準扶貧模式,對原有作物品牌優化,因地制宜地開展現代化“脫毒紅薯”種植技術,從而實現脫貧致富的動人故事。爲解決紅裏村產業升級後“價格上漲”的問題,《脫貧大決戰》推出“學校展示+電商販售”的產業扶貧新方法,收穫了專家的肯定。

  腳踏實地,彰顯媒體責任擔當

  山東師範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張新英教授觀看節目後表示,在當前全面打贏新時代脫貧攻堅戰的號召下,河南衛視推出的《脫貧大決戰》節目,以樸素真誠的情感和豐滿鮮活的紀實手法,詮釋了奉獻與擔當的時代精神。

  “脫離消遣的範疇,是《脫貧大決戰》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張新英教授指出,在娛樂氾濫的當下,《脫貧大決戰》作爲一款親近民衆的大型公益扶貧節目,立足大地、深入民間,不媚俗,不迎合,不作秀,不做作,完美彰顯了主流媒體的文化擔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社會效益。

  從節目特質上,張新英教授對《脫貧大決戰》做了深度剖析。“節目以小人物的故事作爲落腳點,展現宏觀扶貧政策初效。節目‘小切口,大主題’的創作思路,詳略敘事得當,平實卻又不落窠臼。” 她認爲節目以新穎的創意、創新的形式和豐盈的內涵,使其迥然有別於當下流行的衆多電視節目。

  此前被不少專家肯定的“接地氣”也再度被張教授提起。她認爲,駐村記者和廣播電臺主持人現場連線的方式,既可以形成有效互動,解決前方現場的難題;又可以讓更多觀衆見證貧困村脫貧致富之程。

  最後,張新英教授對《脫貧大決戰》作出高度評價,“腳踏實地,夢存高遠;心繫百姓喜憂,情繫民生冷暖,這是《脫貧大決戰》堅守的宗旨,也是節目最可貴的一點。”

  精準扶貧,扶志更要扶智

  從第一季開始,《脫貧大決戰》便將“扶貧先扶志”作爲扶貧宗旨,進入第三季以來,更是將“扶貧必扶智”提上日程。在過去的三期節目中,河南廣電全媒體團隊針對不同貧困村的情況,因地制宜,精準施策,採用了品牌升級、過程優化、全新配種等不同的形式,讓進入攻堅階段的脫貧工作更上一層樓。

  第三季第三期節目中紅裏村脫貧致富的過程,便是對“扶貧必扶智”的最好闡述。

  “過去的紅裏村道理阻塞,貧困落後,經過大家的努力,目前先後投資億元建成了食用菌大棚、養雞場、光伏電廠,以及基礎道路、路燈、文化廣場等在內的惠民工程,再加上黨的好政策,以後的紅裏村會越來越好的。”

  紅裏村第一書記曹高洋在全村開展脫貧工作,讓村裏貧困戶從64戶減少爲12戶,這既離不開河南科技大學先進科學知識的“靶向幫扶”、定點施策,也與紅裏村人民致富思路的開啓密切相關。

  脫貧攻堅,重在堅持。或許《脫貧大決戰》只是河南省扶貧工作邁出的一小步,但對於新時代脫貧攻堅工作來說,這一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隨着節目的熱播,會有更多的觀衆關注貧困,瞭解貧困,救助貧困,讓更多的貧困人口踏上小康之路。

  監製丨張毅 主管丨龍濤 主編丨李潔敏 編輯丨光輝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