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人員正在現場進行講解,其間不斷有黑渣土車被探頭抓獲 攝/記者 洪雪

法制晚報訊 (記者 洪雪)“11月28日通過遠程視頻發現,你單位某號牌的車輛上線沖洗不到一分鐘就下線了,車上還有明顯的渣土,現責令你單位立即整改……”昨天下午3時20分,東壩一工地負責人兜裏的手持終端“嘀嘀”響了起來,打開一看,電子版“施工工地治理違法行爲責令改正通知書”已經傳到終端上,一張附帶的現場圖片清楚地顯示車上有渣土痕跡。該負責人立刻讓工作人員將車開到洗車池重新沖洗,不到十分鐘整改完畢後的一張照片直接上傳,反饋回指揮後臺 。“這套智能監控視頻系統上線後,解決了執法後置、整改滯後的問題。現場問題能瞬時抓拍記錄,通過生成電子版通知書,責令當時整改。”朝陽城管綜合執法隊隊長高志廣在監控大屏幕前,介紹起這位剛剛上線試運行的“新夥計”。

據介紹,朝陽城管執法部門執法範圍覆蓋全區226個大中型施工工地。每個工地在原監控系統中增加3個攝像頭,24小時監控及智能識別,實現對非法運輸車輛自動識別報警、對車輛沖洗不達標問題現場取證通報以及實時監管工地“門前三包”。

同時,平臺錄入全市531家渣土運輸資質單位臺賬、3052個運輸車牌照數據以及渣土和建築垃圾消納手續臺賬、混凝土攪拌站臺賬。一旦發現錄入系統之外的“黑車”,就會實時報警。

昨天14時21分,記者在指揮平臺前釆訪時,系統界面突然蹦出一個警告。顯示金泰麗富嘉園工地的一臺渣土車在駛出現場時,車輪清洗時間不夠。“按照規定,清洗時間不能少於1分鐘。低於1分鐘系統就會報警。”果然,系統抓拍照片顯示,車輛在洗輪機停留時間爲14時20分56秒,離開時間爲14時21分02秒,不夠1分鐘!

很快,另一個工地也發出警報,一輛不在系統名單內的渣土車被攝像頭識別發現。

據介紹,系統報警後,將自動將整改信息同步發到施工方的手持終端上。施工方須即刻進行改正,之後反饋信息和整改後圖片上傳回系統,由後臺審覈通過。“現在200多個工地的問題,一天能同時解決。”工作人員感嘆道。

高志廣介紹,該平臺最大的特色就是可以對瞬間發生的違法形態24小時全面監管。像朝陽區五環外、城鄉接合部,舉報量較多的道路遺撒等問題,智能設備啓用後,可以零死角全面監管。

同時引入的信用分體系,對企業違法次數分四級預警,根據被處罰次數,兩次停工、三次停標、四次納入黑名單。實時形成分數榜單,並在施工前告知會上提供給甲方、總包作爲選擇參考。

(責任編輯:唐明梅 )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