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李世民(599-649),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唐太宗李世民《温泉铭》

李世民《温泉铭》拓本并俞复跋。巴黎国立图书馆藏。

李世民(599-649),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他不仅把我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而且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他亲自为王羲之写传记,不惜重金搜购大王墨迹三千六百纸。他每得二王帖,就叫诸王子临摹数百遍,对《兰亭序》更是着了魔似的朝夕揣摩,甚至携归昭陵……。“上有所好,下必甚矣焉”。唐太宋的崇王,虽有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但由于他的喜好,使初唐书风无不纳入王羲之的翼下。加上他以书取仕,使书法广为普及,所以客观上,他对我国书法艺术的繁荣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李世民“以书师虞世南”(宣和书谱),常与虞世南论书,并云:“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这反映了唐太宗的书法观,亦是相当开放的。《温泉铭》是唐太宗为骊山温泉撰写的一块行书碑文。此碑立于贞观二十二年《六四八),即唐太宗临死前一年。原石早佚,一九OO年发现于敦煌石窟,现藏于法国巴黎图书馆。《温泉铭》书风激越跌宕,字势多奇拗。俞复在帖后跋云:“伯施(虞世南),信本(欧阳询)、登善(褚遂良)诸人,各出其奇,各诣其极,但以视此本,则于书法上,固当北面称臣耳。”对其评价极高。此碑书风不同于初唐四家的平稳和顺,而有王献之的欹侧奔放。有人认为太宗书法在大王和小王之间,但从作品看似更多地得之于王献之。然而,出于帝王的威严,他对王献之却极为不恭,曾云:“观其字势,疏瘦如隆冬之枯树;览其笔踪,拘束若严家之饿隶。”他讥讽小王之动机,后被宋米芾窥破,米芾《书史》中说得很清楚:“太宗力学右军不能至,复学虞行书,欲上攀右军,故大骂子敬”。唐太宗扬大王抑小王,曾影响了初唐的书坛,直至孙过庭《书谱》亦据此论。这一过错,一方面因抑制使激厉、奔放一路的书风暂时隐匿,另一方面也使志气平和的大王书风逐渐抹上了宫庭色彩,而渐失光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