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學習筆記(三十一)標題與起結--詞盡意不盡

摘選自《古代詩詞創作與鑑賞》

這類結句是指全篇結束後猶存餘意,所謂意在言外,味而可知者也。這又可分爲兩種。一種是以事結尾,即用典故結束全篇。如李白《送友人入蜀》:“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君平是東漢隱士,曾在成都賣卜爲生。詩人借用此典,意在寬慰友人不必爲功名沉浮耿耿於懷。再如辛棄疾《南鄉子》之結拍:“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借用曹操之語,暗藏“劉景升父子皆豚犬耳”的潛臺詞。由於用典作結,勢必留下未盡之意。另一種以比興作結,感慨遙深,啓人思索。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之下聯:“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李商隱《登樂遊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前句表白自已的清白無故,後句則包含了對美好事物的無限眷戀之情。李清照《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皆是寫言盡意不盡的特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