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嘆息血藤的枯萎。記者 李嘉斌 攝

日前中午,驢友“大黃牛”向記者報料:“之前湛江晚報經常報道的良垌峯背村大公山的千年血藤,上週我騎車去看,在村口村民哭着告訴我,血藤突然枯死了!”果真如此嗎?記者馬上就與他前往調查。

從市區驅車40分鐘左右,記者與驢友“大黃牛”來到廉江市良垌鎮峯背村的大公山,見到了傳說中的千年血藤。記者找到血藤的主根部,發現這古藤果然十分巨大,直徑超過50釐米,像一條巨龍匍匐於地,可惜的是中間部分斷掉了。從斷口處我們可以看到藤已經完全木質化,而且變得非常的疏鬆。我們從主根一直敲到斷口處,這一段有十幾米長,但聽到的都是“咚咚咚”中空聲。

在兩米外的另一個端口,繼續往上敲,聽到的都是內裏比較結實的聲音,讓我們懸着的心稍微放下來了一些。

緊接着我們順着這些像巨蟒一樣扭曲着身體的藤,繼續往大公山上尋找,發現這些藤延伸到很遠很深的樹林深處,因爲樹木太茂盛之故,不能找到藤的葉子,無法確實地判斷血藤是否“活着”。

於是記者又和“大黃牛”回到主藤的根部尋找線索,發現在不遠處樹上有一條藤上掛着一個巨大的豆莢,這個豆莢足足有40釐米長,像一把大刀。其中有一顆豆已被挖走,這豆莢使記者記起來在海南旅遊的時候見過,這是一種叫過江龍的豆莢,這種豆的藥用價值是去風溼等。順着豆莢這條細細的藤搜索,由於周圍榕樹等樹木茂盛、錯綜複雜的關係,無法找到它與主藤的關係,所以無法斷定古血藤的生存狀況。

於是,記者找村幹部與村民瞭解情況,熱情的村民說:“主血藤在一兩年前出現了主幹枯萎斷裂的情況,但是沒有全部死,次主幹還活着,大公山裏也有生着的小藤。”

熱情的林伯伯、村幹部林亞壽帶記者回到大公山,在水溪旁、在茂密的榕樹林深處,他指着一棵直徑有二三十釐米的藤本植物告訴記者這就是血藤的次主幹,他指着一些長着一串串橢圓形像銅錢一樣的葉子告訴記者,這就是血藤的葉子,看着這些碧綠鮮嫩的葉子,記者們懸着的心落下了——古血藤依然活着,那豆莢果然就是古血藤的豆莢!

接着林伯伯介紹了一些非常多感人的古血藤故事,道出了豐背村村民對這棵古藤的深厚感情,說到動情處,近80歲的林伯伯還忍不住落淚。林伯伯說全村人非常非常愛護這棵古藤和大公山上的一草一木,儘管聽說古血藤的藥用價值非常高,可以補血,可以去風溼,但是從來沒有村民敢傷害古藤,哪怕是割一片做藥都不會,誰也不會傷害古藤,所以絕對不存在村民去損害古血藤的理由,他們也搞不清楚爲什麼忽然這一兩年間古血藤會突然枯萎斷裂。他估計是近年來大家因爲過於愛護古藤,用磚柱把它承托起來,離開了地面兩三米甚至更高,所以古藤由於吸水不足導致乾枯斷裂。

至於古血藤是否真的有1000年,林伯伯說村中沒有一個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爲古血藤的確是太古老太古老,沒有人可以證明其年齡了,老人們都說這樹活上千年了。

看到村民們這麼愛護古血藤,古血藤雖然主根已經乾枯,但是它還有次主幹以及一些其他的次根存活着,所以大家欣慰地離開了這個充滿着神祕的大公山。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