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脚板的女人越来越多,夏天时一双双41码、42码的大脚丫更满大街都是……如果时光倒退百年,不管你长相多么出众,只要脚大,基本就嫁不出去了。

缠足这种陋习是古代社会所特有的。对于现代人来说,对于这种陋习的起源很好奇,那么缠足究竟起源于什么时期?

1、起源说一:始于南唐后主李煜

目前最流行的说法是,缠足始于五代。据传,南唐后主李煜本是风流皇帝,宫中有嫔妃名叫“窅(yǎo)娘”,就用丝帛缠绕,把脚裹成一弯新月的样子,纤小轻盈……这种做法渐渐在南唐国中风靡,民间也纷纷效仿,一如当年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认为缠足始于李煜,多见于后世文人的笔记史料,持这种说法的有南宋文人张邦基、元末明初史学家陶宗仪等人。不过,很多人对此说法并不认同,主要原因是最早记录李煜这一特殊嗜好张邦基语焉不详,而陶宗仪的考证则属于以讹传讹。

2、起源说二:由爱斗富的石崇发明

提起西晋的石崇,人们第一想到的是,这个人在斗富中从无败绩。在城阳太守等职位上,靠率人抢劫过往商人等发财致富,广置美宅,妻妾数以百计。石崇曾挑选出身材、样貌相似的美女数十人,锦衣华服,口含香料舞蹈。

石崇还喜欢做一个炫富的游戏:把沉水香筛制成粉末,撒在象牙床上,让府里的美女光脚走过,没留下痕迹可赏赐珍珠百粒……为了得到奖赏,这些美女拼命减肥,还把脚缠小,以尽可能不留下一丝痕迹。

3、起源说三:始于东昏侯和潘玉儿

如果缠足不是始于南唐后主李煜,那谁会是首创者呢?有研究说,缠足有可能始于东昏侯和潘玉儿。东昏侯是指南朝齐炀帝萧宝卷,这是一个极其荒诞、不合格的皇帝。他留给历史的唯一谈资,就是和潘玉儿的“爱情故事”。

歌伎出身的潘玉儿拥有一双美足,纤小细嫩,宛如无骨。萧宝卷这个“恋足癖患者”为了欣赏这对美足,发明了一种新玩法,他让潘玉儿“以帛缠足,金莲贴地,行其上,谓之步步生莲”。

4、起源说四:始于唐明皇和杨玉环

元朝文人伊世珍认为,缠足始于唐明皇和杨玉环。他还讲述了一个故事:马嵬坡兵变后杨玉环自尽,一山村老妇拾到杨玉环的一双袜子,她女儿拾到绣有飞雀的锦鞋一只,鞋长仅三寸。所以他认为杨贵妃就开始缠足了,为得是讨唐明皇的欢心。

对此,编撰于北宋的《诗话总龟》一书曾有诗描写杨贵妃的罗袜:“细细圆圆,地下得琼钩。窄窄弓弓,手中弄初月。”说明杨贵妃已把脚缠成了弓月。杜牧的一首诗也可以佐证:“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说明唐朝的妇女已开始裹脚。

5、起源说五:隋朝已开始缠足

还有人认为,缠足的历史可以上溯至隋朝。隋炀帝杨广“矫情饰行”,贪图享乐,令宫中的嫔妃把脚缠成弯月跳舞。这个做法首先被众多达官贵人所效仿,之后开始在民间流行起来。

对此,写于隋朝的一首诗《双行缠》可以佐证:“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他人不言好,独我知可怜。”这说明隋朝时已有缠足习俗,并且使妇女深受其害、痛苦不堪。明清两朝文人有多人写有同名诗,均是描写缠足之痛的。

6、起源说六:起源于春秋战国

缠足历史还能上溯吗?答案是:可以!据《史记》载,春秋战国时赵女郑姬就喜欢“揄长袂,蹑利屣(xǐ)”。这里所说的利屣是什么?是指一种又窄、又小的舞鞋。这种鞋如果不把脚缠小了,是无法穿进去的。

利屣平时是不穿的,而是在宫中为君王跳舞时才穿。因此鞋底极薄,便于做出舞蹈动作,同时为了增加观赏性,还要在鞋面、鞋帮上绣上花纹,缀上玉石珠宝。春秋战国时的赵国女子就喜欢穿这种鞋跳舞。

7、终极答案:缠足究竟起于何时

目前基本可判定:女性缠足本是为跳舞好看,至少在春秋时就盛行了,不过多流行于宫中,民间并不盛行。所以在唐宋时,尚有大量吟咏天然美足的诗歌,比如李白的《越女词五首》:“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东阳素足女,会稽素舸郎”。

《宋书》还记载,人们“制履”时“妇人圆头,男子方头”,女鞋是圆头的,并非尖头,也就是说当时的民间还没有完全缠足。但是通过文人雅士的描写来看,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女子脚以“纤小为贵”,最终在明清成为一种全国流行的风俗。

需要说明的是,缠足主要流行于汉族的女性,而且越是大家闺秀,缠小脚就越严格。所谓乡野村妇或者其他少数民族,并非都缠小脚,甚至明朝还有“谁家玉面女,素足立水傍”,保留着天然的大脚。

满族女性并不缠足,清朝康熙帝曾下令全国禁止缠足,“违者枷责流徙,十家长及该管官皆有罪”。但是传统的力量太过强大,这道禁令后来就名存实亡了。缠足陋习真正被禁止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女性才真正拥有了一双天足、美足……

指动历史原创,转载请注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