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國家高級健康管理師特別提供。如想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可點擊關注。作者每天將根據時下最熱健康養生話題輸出內容,希望用每個人都感興趣的方式普及健康新知識。

我們人類的身體情況往往能夠通過每一天的排泄物來顯示,當你看到自己的排泄物出現了5種情況時,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因爲這時,有些疾病可能已經找上你了。

我們先來了解正常便便是什麼樣的

健康人羣排出的糞便顏色稍黃,頭尾相連,因其含有一定水分所以軟硬適中。由於糞便中含有大量纖維,所以會很通暢地經肛門口排出,且沒有惡臭,入水後不沉底。

以下5種皆爲不正常的便便

1、粘稠水泥狀

像潮溼狀的水泥一般,這種性狀的糞便多是由於胃腸道蠕動速度太快,還沒等食物完全消化吸收就排泄出來的原因所致。考慮到可能是腸易激綜合徵的緣故,如果排泄後肚子有不舒服的感覺,就需要調整飲食結構,放鬆心情、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便中還帶有出血,就需要考慮到急性出血性壞死腸炎的可能,一般急性出血性壞死腸炎中老年患者得病幾率較大。

2、乾燥堅硬狀

便祕以及胃腸道功能紊亂的人羣,排泄物長時間聚集在腸道中,水分持續被吸收,導致腸道乾燥。其中飲水過少也是導致排泄物乾燥的原因。這種類型的人羣在有便意時不要刻意憋着。除此之外日常補水要充足、多喫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和水果有利於排便。

3、又細又長狀

通常腹部軟綿、過度減肥的女性容易排泄這種細細長長如繩索狀的大便。但也可能是因爲有直腸腫瘤或是肛門狹窄等原因造成的。建議平時多食黑木耳、豆製品、菇類以及酸奶等能夠激活腸道活性功能的食物。四十歲以上的人羣要是長期以往排泄這種類型的大便,應及早前往醫院進行檢查,排除腫瘤隱患。

4、軟硬混合狀

多由生活不規律、壓力大引起“腸易激綜合徵”導致身體疲倦,才使得排泄物狀態不穩定。應學會緩解壓力、適當放鬆、保持有規律的飲食習慣,這樣就可以使得腸道環境更加穩定。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前一天在排泄的時候由於某些外在或心理因素導致大便未完全排淨,還留有一段糞便在體內。那麼在第二天排便的時候就會先排出之前剩下的便便,再排新生成的。由於乾燥程度不同,前一天未排淨的便便一定會偏硬,也就會導致了“大便頭乾硬,後邊軟粘”的現象產生”。

5、液體狀

液體狀便便很多時候都是暴飲暴食或是食物中毒所導致的。這種便便氣味呈現着兩種極端:“要麼散發着惡臭、要麼乾脆沒有任何味道”。排泄這種便便的人羣平時要少喫富含高蛋白以及高脂肪的食物。如果液體狀的大便持續排泄一個星期以上,可能就不簡單是食物引起的情況了,此時需要去醫院進行檢查,看看是否有臟器出現了問題。

總結:五種非正常糞便包括粘稠水泥狀、乾燥堅硬狀、又細又長狀、軟硬混合狀以及液體狀。每一種便便都對應着“專屬”的健康危機,想要改善健康情況,一定要分清類型“對症下藥”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