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将至,春雨绵绵,阴冷潮湿的时节也即将来临。

此时,人体最容易被湿气侵袭,进而出现困倦、乏力、皮肤起疹子,肠胃欠佳等症状。但怎么判断自己是否被湿气侵袭呢?怎么做才能祛湿?

湿不湿,看舌头最直观

湿气袭体,症状往往不拘一格,可表现在局部组织器官,也可累及全身。其中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舌头:

中医认为,正常的舌象为“淡红舌,薄白苔”,即舌体灵活柔软,颜色淡红,大小适中;舌苔色白,薄薄一层,干湿适中。

体内湿气重,身体会发出信号!两者占一,就该注意排湿了

当体质出现偏颇时,舌体和舌苔即会发生变化。如湿气入体,舌象上可总结成两个关键词:胖和腻

胖:指舌体胖,舌体两侧边缘可见齿痕。主要是脾虚不能运化水湿,以致舌体胖大,边缘受牙齿压迫。主脾虚和湿盛。

腻:指舌苔颗粒细腻致密,刮揩难以去除,且舌苔表面有一层油腻状黏液,或舌面湿漉漉、滑溜溜的,可有口中发甜的感觉。主湿浊内蕴。

想祛湿,动起来

身体里面的湿邪,也分寒热,如果不能辩证处理,可能越祛越湿。那有没有寒湿、热湿都能用的祛湿法呢?也有,那就是运动祛湿

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将身体内的湿气随汗液一起排除体外;还可以激发人体阳气,阳气充足,则脾胃运化功能增强。

体内湿气重,身体会发出信号!两者占一,就该注意排湿了

需要注意的是,运动不宜过度,应以“出一层蒙蒙细汗”为宜。这样既能排汗祛湿,又不至于给身体造成额外负担。

年轻人可选择稍微激烈一点的运动,如足球、篮球、长跑等;对于年龄稍长者,身体可能没那么灵活轻便,运动得选柔和、“低调”的,比如八段锦、打太极、游泳、慢跑等。

另外,运动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不建议夜间、清晨,湿气较重时进行锻炼,以免祛湿不成反招来外湿。推荐运动时间为上午10 :00 后,下午3 :00~5 :00 点。

掐揉四穴,也能散湿邪

除了运动,还可以试试按揉、拍打以下穴位、部位,祛湿又通经。


体内湿气重,身体会发出信号!两者占一,就该注意排湿了


阴陵泉穴:在膝盖下方,沿着小腿内侧骨往上捋,向内转弯时的凹陷处。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承山穴: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小腿腹肌肉的凹陷处。

丰隆穴:小腿外侧膝眼和外踝连线的中点,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外侧1.5寸(中指、食指并拢的两指宽)。

以上穴位按揉时,有明显的酸胀感,坚持按揉一段时间后酸胀感减轻,这是湿邪渐散的征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