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財務造假,支撐不起瑞幸的“東方咖啡故事” | 沸騰

文 | 沸雪

面對中概股,知名做空公司渾水又一次贏了。

儘管瑞幸一度否認今年2月渾水做空報告中指出的財務數據造假問題,但兩個月後,4月2日,在美股上市的瑞幸咖啡提交監管文件顯示,發現公司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虛增了22億人民幣交易額,相關的費用和支出也相應虛增。

消息一出,瑞幸股價三次熔斷,股價暴跌80%,350億市值瞬間蒸發。 

2019年被認爲是商業模式創業熱的潮水退去之年,不過2018年虧損超過8個億的瑞幸咖啡在當時顯然並不認爲自己是裸泳者,其“流量池”的營銷理念和瘋狂擴張的意圖,再次向市場證明“燒錢”的力量。

瑞幸的故事一度成功到毫無破綻:對內迅速擴張的線下門店和瘋狂補貼,對外用漂亮的數據講述了咖啡在東方世界的商業奇蹟。就是這樣一家成立短短三年的公司,不僅正在成爲中國版的星巴克,還即將在東方土地上取而代之。

自從瑞幸的第一家門店在北京銀河soho開業,它就彷彿坐上了火箭——電梯間裏湯唯和張震舉着小藍杯的廣告儼然無處不在,2018年5月門店數量超過500家;2019年底,這個數字變成了4500家。

這一驚人的速度,讓市場甚至來不及思考。

當從VCPE和創業者乃至公衆都在反思上一輪共享單車資本泡沫之時,瑞幸似乎成爲了一個例外。身着互聯網外衣的瑞幸,輕資產模式被認爲是其顛覆傳統的核心所在。因爲瑞幸的投資人和高管始終在強調,瑞幸利用互聯網模式,改變了傳統零售業門店的成本結構,無論是租金成本、獲客成本、人工成本都遠遠低於同行。

諸多的新概念和隨處可見的門店,讓瑞幸似乎有別於曾經的資本狂歡。只是人們始終無法理解,究竟所謂的互聯網模式,是如何達成線下幾千家門店依然能夠做到輕資產的?

熟悉零售行業的人都知道,瑞幸快閃式的線下門店,遠不是看起來那麼小而美,其背後需要的是極其先進強大的供應鏈支持和物業管理能力作爲後盾,而這意味着巨大的成本。

▲資料圖。圖片來自新京報▲資料圖。圖片來自新京報

畢竟,就連以輕資產見長的中國互聯網翹楚阿里,其佈局線下零售的盒馬也最終走向了重資產模式。初出茅廬的瑞幸究竟如何實現商業模式的正向循環,始終是一個謎。

而這一次瑞幸自揭造假,與其說是自我審查,不如說是故事已經超越商業的常識,很難再自圓其說了。

再漂亮的商業故事,最終都需要回歸到商業的基本常識——成本和收入。如果成本和收入持續處於失衡狀態,只是依靠外在的宣傳“包裝”和內在的數據造假,這樣的商業模式很難持久。

這些年來,無論是在大洋彼岸的中概股,還是此岸的資本市場,有些公司講故事的能力令文學愛好者都自嘆弗如。可需要看到的是,當用資本講故事成爲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再漂亮的泡沫,也總有破滅的一天。

巴菲特說,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反過來看,其實也只有潮水退去之時,我們才能夠真正完成優質公司的價值發現。在全球經濟遭遇巨大不確定性的當下,商業是經濟復甦的希望,而商業的良性運轉,更加需要的是那些專注於技術研發硬實力的創新公司,而不是熱衷於“故事創新”的公司。瑞幸的“東方咖啡故事”要續寫,也得回到真創新上。

祝瑞幸好運。

文 | 沸雪(財經媒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