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有哪些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急性事件和慢性并发症。

一是急性高血糖事件。就是由于血糖过高引起的急性严重症状,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透压综合征、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二是急性低血糖事件。由于糖尿病人不能像健康人那样对低血糖有反馈性保护调节作用,因此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复低血糖会损伤大脑,甚至死亡。

三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例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这些并发症通过严格控制血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

四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指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以及下肢动脉病变。 这类并发症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严重的,约7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大血管病变。 也就是说大部分糖尿病患者是死于“心梗”这一类心脑血管并发症。

那么如何防控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呢,那就离不开降脂。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降脂?

从上面四点我们可以看出来,糖尿病患者除了急性并发症,所有的慢性并发症都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只是肾、眼、足部以微小血管为主,脑、心脏以中等血管为主。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原因不是血糖的高低,而是血脂的高低,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高低。

原来糖尿病患者在高糖状态下,动脉内皮细胞的蛋白通过非酶糖化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的糖化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导致冠状动脉多支狭窄,血栓形成。

通俗的说,就是高血糖让血管内皮受到了伤害,光滑的内皮变得坑坑洼洼,此致低密度脂蛋白(“坏胆固醇”)便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

既然胆固醇是形成斑块的主要原料。要想降低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就要减少原料的供给,即降低“坏胆固醇”的水平。

他汀类降脂药对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性有哪些?

他汀类对防治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极为重要,应早期、足量、充分使用。

他汀是非常有效的降胆固醇药,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肝脏合成胆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虽然他汀类药物可能对肝脏具有一定不良影响,但其发生率非常低,只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用药,其安全性是良好的。绝对不应因为他汀潜在的不良反应而放弃该类药物治疗。

权威专家和指南如何推荐?

美国糖尿病学会(ADA)近日发布的2015版糖尿病诊疗指南,他汀几乎成了降糖药的标配:

4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 若有以下症状之一: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LDL-C≥100mg/dL(2.6mmol/L)等,推荐使用他汀治疗。

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即便没有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超重/肥胖、LDL-C≥100mg/dL(2.6mmol/L)等),也推荐使用他汀类治疗。

所以,对于一般的糖尿病患者应将“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若同时患有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疾病,LCL-C就要控制在1.8 mmol/L以下。

(药剂科 陶小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