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AM陶瓷加工和生物材料部門的項目經理兼主管JensGünster表示:“我們在3月份的最新拋物線飛行活動中,首次採用全新技術在零重力下打印扳手。近日,德國研究機構BAM(聯邦材料研究與測試部)第一次成功地在零重力條件下3D打印金屬工具。

近日,德國研究機構BAM(聯邦材料研究與測試部)第一次成功地在零重力條件下3D打印金屬工具。該技術目前已通過兩次飛行測試,這些活動是與克勞斯塔爾理工大學和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位於布倫瑞克的複合結構和自適應系統研究所)合作開展的。

德國研究機構首次成功在零重力下3D打印金屬工具

BAM陶瓷加工和生物材料部門的項目經理兼主管JensGünster表示:“我們在3月份的最新拋物線飛行活動中,首次採用全新技術在零重力下打印扳手。”在太空中使用3D打印技術對於保持太空旅行成本下降特別有用,因爲航天器攜帶的任何備用設備都意味着額外的重量和更多的燃料。

3D打印技術已經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以創造許多不同的功能組件,但宇航員尚未能夠用金屬進行3D打印。到目前爲止,太空3D打印一直侷限於使用熱塑性塑料熔融擠出的FDM 3D打印機。由於使用金屬粉末的原材料,在零重力下實現金屬3D打印更具挑戰性。

德國研究機構首次成功在零重力下3D打印金屬工具

由於金屬的增材製造工藝使用由激光選擇性地熔化或熔化的粉末牀,所以需要一種方法來穩定這種在零重力條件下的粉末牀。不僅沒有重力使得難以將粉末牀的顆粒保持在一起,金屬粉末也可能是易燃的或爆炸的。BAM研究小組開發的方法利用了保護氣體,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是氮氣,使用專用泵通過粉末層。該氮氣足以穩定粉末牀。

(本文轉自3D打印網)

德國研究機構首次成功在零重力下3D打印金屬工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