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12月4日電 題:青藏高原鐵路網格局漸成雛形:人盡其行 貨暢其流

中新社記者 羅雲鵬

2006年7月1日,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運營,創造線路最長、海拔最高、速度最快、環境最爲惡劣等多項世界第一的歷史紀錄。

數據顯示,自青藏鐵路開通運營以來,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累計運送旅客1.85億人次,旅客運送量由2006年的648.2萬人次增長到2017年的2937萬人次,年增長率爲14.7%,其中累計運送進出藏旅客2430.1萬人次。

過去從青海去新疆必須先繞道蘭州,如今有了蘭新高鐵,青海成爲通往西藏、新疆、甘肅三個方向的交通樞紐。

2014年,拉日鐵路通車運營,改變了西藏西南部地區單一依靠公路運輸的局面。拉薩與日喀則之間,由過去公路運輸的6個小時縮短爲鐵路運輸的2小時47分鐘。

“上高中的時候,商店裏的香皂都是12塊(元,人民幣,下同)錢左右,現在差不多也就6塊,與內地的價格差不了多少。”家住日喀則江孜縣的歐珠是2006年第一批從西藏乘坐火車赴西南民族大學求學的西藏學子,“現在不但交通方便,而且網購也能實現與內地一樣包郵的‘待遇’了。”

“沒有青藏鐵路,就不會有我們企業今天的發展成就。”中鹽青海崑崙鹼業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劉麗介紹,該企業投資28.8億元,於2009年開始破土動工建設,依託青藏鐵路運輸優勢,2017年純鹼生產能力已達138.19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3億元。

9月16日,川藏鐵路拉薩至林芝段首組道岔進行鋪設,首組鋪設道岔所在地屬西藏山南市貢嘎車站,是拉林鐵路第一個新建車站,設計新鋪設道岔15組,每組道岔長43.2米。圖爲中鐵十一局三公司施工人員在川藏鐵路拉林段鋪設首組道岔。 中新社記者 何蓬磊 攝

據瞭解,目前在青藏高原已建成西寧甘河工業園區、柴達爾、察爾汗等18個經營基地和戰略裝車點,工業鹽、鉀肥、純鹼、煤炭、鋁錠、鐵礦粉及地方特色產品的整列裝車、整列發車、路企直通和快捷貨運班列優勢已日益突顯。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介紹,通過採取“鐵路+企業”的運輸模式,2016年至今,在雙寨、格爾木、德令哈3個地區,開行至比利時安特衛普和俄羅斯彼爾姆、巴爾瑙爾4趟中歐國際班列,打開了青海多點多線的國際市場。

數據顯示,自青藏鐵路全線開通運營以來,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累計運送貨物5.56億噸,貨物運送量由2006年的2491萬噸增長到2017年的4572.7萬噸,年增長率爲5.7%,其中累計運送進出藏貨物4676.9萬噸。

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對外表示,到2020年,該集團公司營業里程達到3980公里左右;到2035年,形成北上南疆,貫通敦格接河西;南下川渝,挺進玉樹到昌都;東聯隴海,承接包蘭太中銀;西出南亞,分道和田通新藏;延伸拉林,接軌川藏入雲貴的路網新格局。(完)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