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傳介子推死後成神,爲了紀念他,太原一帶的老百姓在介子推遇難的那個月不生火做飯,只喫冷食,也就是所謂的“一月寒食”。很多人都知道,寒食節源於春秋時期介子推被晉文公重耳誤燒而死的故事,但在《左傳》《史記》中,卻並沒有“介子推被焚”的結局。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

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節氣,而在清明節的前兩三天,一般被認爲是另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寒食節。如今,寒食節已經漸漸淡出人們視野,但在古代,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頻頻出現在唐詩宋詞的字裏行間。在江蘇各地,如今也依舊保留着一些與寒食節有關的民俗和食俗。

躲到山裏的介子推,留下一個節日

很多人都知道,寒食節源於春秋時期介子推被晉文公重耳誤燒而死的故事,但在《左傳》《史記》中,卻並沒有“介子推被焚”的結局。賢士介子推跟隨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重耳復國成功後,獎勵和重用對自己始終不離不棄的跟隨者,唯獨忘了曾割股救主的介子推。“介子推不言祿,祿亦弗及”,他和母親一起隱居起來。重耳發現自己遺漏了介子推,非常後悔。介子推死後,重耳封綿山(今山西省介休縣南)下的綿上爲介子推的祭田。

到了西漢劉向的《新序·節士篇》中,介子推的故事進一步豐富。重耳封賞功臣後,介子推發現自己竟被遺忘,作了一首《龍蛇歌》來表達失望之情:“有龍矯矯,將失其所。有蛇從之,周流天下。龍既入深淵,得其安所。蛇脂盡幹,獨不得甘雨。”他將重耳比作“龍”,將自己比作“蛇”,感嘆自己跟隨重耳輾轉流離了十九年,卻沒有得到任何回報。心灰意冷的介子推隱居到綿山中,躲了起來。不久,重耳見介子推失蹤,意識到自己的失誤,連忙帶人去綿山尋找介子推,卻始終沒有找到。有人給重耳出了一個餿主意:不如放火燒山,介子推定會逃出來。於是,重耳命人放火,大火連燒了三天三夜,最後,介子推竟被活活燒死在山上。

相傳介子推死後成神,爲了紀念他,太原一帶的老百姓在介子推遇難的那個月不生火做飯,只喫冷食,也就是所謂的“一月寒食”。東漢周舉當幷州刺史時,認爲“一月寒食”不利於百姓健康,說服大家將“寒食”的時間改爲三天。到了魏晉時期,“寒食”習俗傳遍全國,具體的日子漸漸演變到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前後。此時,天氣已慢慢暖和,喫寒食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多危害,也與《周禮》中規定的“修火禁”之俗相應。 有意思的是,在南京市高淳區遊子山腳下,竟有一處“介子推墓”,有守墓的石人,旁邊的村民亦自稱是介子推的後裔。不過,經學者考證,這處“介子推墓”可能是介子推後人從北方移居到此而建的“紀念性墓葬”。

暖日凝花柳,唐詩中的江蘇寒食節

“寒食”的習俗歷朝歷代都有不同。唐代,寒食節是極其重要的節日,往往延續三天,分別是冬至後第一百零四天到第一百零六天,這三天又分別有大寒食、小寒食、官寒食、私寒食等不同叫法。唐代人對寒食非常看重,無論是皇室貴族,還是普通百姓,這幾天都只能喫冷食。官府會派人到民間查訪,看誰家膽敢生火做飯。檢查的方法很簡單,將雞毛插在這戶人家的爐膛竈灰裏,如果雞毛沒有焦,就說明這戶人家沒有燒火。如果雞毛焦了,說明竈灰未冷,剛剛用了火,違禁的人家會得到嚴厲懲處。

“寒食”也一直是古代詩人熱衷的題材。“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翃的《寒食》勾勒出一幅唐代長安寒食風俗畫,提及了寒食節即將結束時皇帝要賜給寵臣以火種。暮春的長安,滿天都是飛花柳絮,冬風吹斜了柳樹。到了晚上,權貴們點起了皇帝賞賜的蠟燭,這纔有了嫋嫋輕煙。細品《寒食》,能夠讀出詩人對權貴階層的辛辣諷刺。

“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沈佺期),“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王建),“初過寒食一百六,店舍無煙宮樹綠”(元稹),“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杜甫),“晴風吹柳絮,新火起廚煙”(賈島),“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王禹偁),“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 ”(徐俯)……唐宋詩人們用詩句描繪了寒食節前後的明媚春光,也記錄了斷火、取火的生動民俗。

寫於江蘇的古代詩詞中也不乏與寒食節有關的名篇。以《楓橋夜泊》而家喻戶曉的唐代詩人張繼,其另一首代表作爲《閶門即事》:“耕夫召募逐樓船,春草青青萬頃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清明節這天,詩人登上蘇州閶門,滿眼看到寒食節之後,田地一片荒蕪,難得有幾處新煙,表達了對統治者壓迫農民的憤懣和痛心。

“寒食清明賣酒家,酒瓶亂插紅白花”(元代龔璛《吳中寒食》),“寒食家家踏曉晴,好風吹我出重城”(宋代林歆 《吳中寒食》),這是寒食節前後,蘇州城內城外,春光滿目的明媚風景。唐代姚合的《揚州春詞》也寫得清麗可人:“廣陵寒食天,無霧復無煙。暖日凝花柳,春風散管絃。園林多是宅,車馬少於船。莫喚遊人住,遊人困不眠。”煙花三月,唐代的廣陵城春色旖旎,吸引人們紛至沓來,遊春賞景。

舌尖上的寒食節,這是春天的味道

明清以後,寒食節漸漸固定爲清明節的前一天。和掃墓祭祖、踏青插柳的清明節一樣,寒食節也有豐富的民俗內涵。 宋代時有“寒食十八頓”之諺,意思是寒食節期間,喫飯不需要嚴格遵循一天三頓的頻率,想喫隨時可以拿冷食、熟食來喫,因此民間形象地說“饞婦思寒食,懶婦思正月”。全國各地,寒食節該喫怎樣的冷食各有不同。江南的青團,據說最早就是寒食節的冷食。明代郎瑛《七修類稿》中說:“古人寒食,採桐楊葉,染飯青色以祭,資陽氣也。今變而爲青白團子。乃此義也。”袁枚《隨園食單》中則記錄青團的做法:“青糕、青團,搗青草爲汁,和粉作糕團,色如碧玉”。

蘇州人極愛青團,記錄清代蘇州民俗的《清嘉錄》裏載:青團和焐熟藕不但是蘇州人寒食節喫的冷食,也是清明節祭祀祖先的食品。蘇州黃天源、萬福興、明月樓等老字號的青團尤其受到推崇,除了傳統的豆沙等甜口餡料,如今也出現了鹹蛋黃肉鬆、梅乾菜雪筍等鹹口餡料。糯而不黏、綿而不軟,咬上一口蘇州青團,嘴裏瀰漫的是艾草的悠悠清香,這不就是春天特有的味道嗎?

出自鎮江的傳統美食“京江臍"在揚州、南京等地曾流行一時,就被認爲是因寒食節而產生的食物。民國學者潘宗鼎所著的《金陵歲時記》說,南京人過寒食節,要提前準備“寒具”,即油炸的饊子,一個個圓圈相連,呈扇面形狀,適宜冷食,也很美味。

在鎮江丹徒東鄉,有一個和介子推密切相關的民俗——“黃明踏青”。在過完了寒食節、清明節後的第一天,丹徒、揚中、丹陽很多鄉民要結伴登上海拔258米的圌山,民間有“黃明登圌山,瑞氣保平安”、“黃明登圌山,腿腳不發酸”、“黃明家家喫饊子,噼裏啪啦好日子”等諺語。 爲何稱爲“黃明節”。有研究者認爲,“黃明”與當地方言中的“亡命”諧音。“黃明踏青”是爲了紀念亡命綿山中的介子推,人們登上圌山,遠望北方的綿山,追懷這位兩千多年的忠孝雙全的仁義之士,從介子推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 交匯點記者 於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