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很多人來說,“細菌”可不是個多讓人舒服的詞兒,尤其是在有了寶寶之後。腦補一下娃們看似乾淨的小手上、衣服上、玩具上,到處都有這些看不清容貌的“小生命”,呃,也是夠讓人後背發涼的了。

但是!在寶寶遭遇食物過敏、腹瀉、腹脹等問題時,醫生常會建議我們通過使用益生菌製劑,人爲地爲寶寶補充一些細菌。哎?益生菌不也是細菌嗎?我們急着消滅都還來不及的細菌,爲啥在這時候“補”了呢?

細菌不都是敵人,也有很多“好朋友”

對於細菌,其實真的不必那麼恐慌。其實,人的一生都是有細菌相伴的。有研究發現,剛剛出生幾秒鐘的新生寶寶體內就已經能夠檢測到細菌的遺傳物質了,這提示我們,寶寶很可能早在出生前就已經開始了與細菌的親密接觸。而寶寶在媽媽宮腔內並沒有出現宮內感染等問題,出生後也很健康。可見,人與細菌的接觸並不像我們想象那麼可怕。

不僅如此,我們的皮膚表面,以及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中,都居住着大量的細菌,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細菌與人體榮辱與共,互利共生。

以居住在腸道中的細菌爲例,按照他們對人體的作用,可以分爲益生菌、中性菌和有害菌。其中,益生菌是整個腸道菌羣中體系最爲龐大的一支隊伍,是保障人體腸道健康狀態和維持人體免疫力的中堅力量,是我們的“好朋友”。中性菌以大腸桿菌爲主,是腸道菌羣中的“牆頭草”:在人體免疫狀態良好、腸道內環境穩定,中性菌也是腸道中的“良民”;而當人體免疫功能受損,腸道環境處於動盪中時,它們也可能會出來做些壞事,因此也常被叫做“條件致病菌”。而有害菌,則是指混跡在腸道中的那些“不良分子”,也是使我們生病的背後元兇,不過一般來說,它們的數量相對較少,在益生菌的壓制下,不敢隨便生事。

健康的菌羣,對寶寶益處多多

腸道菌羣的建立與寶寶的身、心健康狀況都息息相關。一方面,健康的腸道菌羣能夠維護腸道內環境的穩定,不僅有助於促進寶寶消化、緩解乳糖不耐受,減少腹瀉、便祕等問題,還能製造各種營養素,比如維生素B族等;另一方面,一些最新的研究發現,腸道菌羣的狀態與人的一系列情緒和行爲問題也具有一定的相關關係,自閉症、阿爾茨海默症等常見的神經系統問題很可能與體內菌羣的不良狀態有關。

不僅如此,健康菌羣的建立對於人體的免疫功能也能起到一定的促進和調節作用。健康的腸道菌羣能夠在腸道黏膜表面形成細菌和黏液組成的屏障,阻擋食物抗原直接進入血液,避免寶寶發生過敏反應;持續、長期、小劑量地接觸外界環境中的細菌,能夠幫助我們的免疫系統時刻保持“警醒”,當致病菌大量來襲時,能夠更快、更好地做出反應。

維護腸道健康:要“平衡”,不要“無菌”

健康的腸道菌羣不僅對寶寶無害,還能帶來諸多益處,那怎樣才能算是健康的腸道菌羣呢?簡單來說,就是腸道中益生菌、中性菌、有害菌的數量、比例達到相對穩定的平衡狀態,益生菌佔據優勢地位,有害菌就很難興風作浪,中性菌也會規規矩矩。這時腸道環境也會相對穩定,萬一遇到其他病原體入侵,菌羣和免疫系統能聯合在一起,守護我們的健康。

如果因爲盲目追求無菌,使得腸道內細菌數量極少,或是菌羣結構不穩定,益生菌勢單力薄,不僅會給有害菌就可乘之機,中性菌也可能會臨陣倒戈,萬一外界再有其他病原體來襲,免疫系統反而更可能會招架不住。同時,我們的腸道也會因爲失去了菌羣的助力而變得脆弱、易感,更容易出現食物過敏、排便異常等問題。

所以說,與其追求“無菌”,不如想辦法依靠菌羣的幫助和寶寶自己的免疫力,共同保護寶寶的健康。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寶寶與媽媽和家庭成員的皮膚接觸、吸吮母乳的過程,還是他們在玩耍中探索外界環境、啃咬玩具和自己的小手,都是寶寶獲得菌羣的有效途徑。但很多媽媽還是難免會擔心,進入寶寶體內的細菌裏,如果混進了有害菌,會不會讓寶寶生病呢?

其實,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家庭內外的衛生環境也不斷改善,人們日常生活中能夠接觸到的致病菌也越來越少了。只要不是處在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疫情的高風險地區,或者是在醫院、實驗室等一些特殊的環境下,是不提倡大家嚴格地“消毒”、“滅菌”的。即便是在疫情期間,對於沒有確診或疑似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普通家庭來說,最重要的也一定是通過減少外出、佩戴口罩、正確洗手等方式來做好健康防護,而不是消毒滅菌。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不妨把心態放輕鬆,只需要把家裏打掃乾淨,同時引導寶寶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即可,沒必要對“滅菌”這件事兒太過執着。

寶寶的腸道菌羣好像出了問題,該怎麼幫幫它們?

由於小寶寶的腸道功能發育尚不完全,腸道菌羣還沒能穩定建立,出現食物過敏、胃腸不適、排便異常等問題的幾率也會相對地高。這時,醫生常會建議家長們爲寶寶補充一些益生菌製劑,爲寶寶的腸道菌羣提供支援。於是問題也來了:益生菌種類衆多,怎麼知道到底哪一種是寶寶真正需要的呢?爲寶寶補充益生菌,應該補多少、補多久呢?

想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做的是瞭解寶寶腸道中菌羣的建立情況,這時就需要用到腸道菌羣檢測了。腸道菌羣檢測利用的是DNA探針技術,也就是通過DNA探針來檢測和標記寶寶的大便樣品中各種細菌獨有的DNA,從而確定寶寶腸道中最具代表性的幾類細菌的數量。在此基礎上,醫生會結合寶寶的實際症狀,指導我們更有針對性地爲寶寶補充相應的益生菌製劑,達到改善腸道環境的目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