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京客隆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銷售食品 、日用消費品 、飲料和酒等取得的收入,其中包括零售和批發業務,旗下有大賣場、綜合超市、便利店、百貨商場多種業態,綜合超市和大賣場佔業績的比重較大,而便利店和百貨商場的體量較小。去年,京客隆大賣場營收爲11.45億元,同比降低3.1%。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朱夢秋)近期,京客隆發佈2019年年報,報告顯示,其主營業務收入爲105.56億元,同比增長1%;淨利潤爲9700萬元,同比下降8.7%。整體來看,業績增長乏力,穩定而平庸。作爲京城老牌商超代表,京客隆的現狀幾何?

關停34家門店

從財務報表顯示的情況來看,目前京客隆面臨着兩大問題:一是資產負債率高。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年底,其資產爲85億元,負債爲63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74%。二是營業總成本高,利潤低。去年,京客隆的營業總收入爲116.58億元,而營業總成本竟然高達115.32億元。京客隆的營業總成本中,經營性成本佔比非常大,營業成本高達90億元,銷售成本也達到了19.5億元。不過從中也可看出,京客隆沒有“不務正業”,錢都用在了主業上。

京客隆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自銷售食品 、日用消費品 、飲料和酒等取得的收入,其中包括零售和批發業務,旗下有大賣場、綜合超市、便利店、百貨商場多種業態,綜合超市和大賣場佔業績的比重較大,而便利店和百貨商場的體量較小。

去年,京客隆大賣場營收爲11.45億元,同比降低3.1%;綜合超市營收爲25.84億元,同比降低3個百分點;便利店營收爲3.48億元,同比降低3.4%;百貨商場營收爲2700萬元,同比降低28.4%。

在經營放緩的前提下,壓縮成本是騰挪出利潤空間的不二選擇。爲此,京客隆一口氣關停了34家“拖後腿”的門店,其中包括1家百貨商場,2家綜合超市,22家直營便利店和9家加盟便利店。

面對如此不盡如人意的經營情況,京客隆開始對店面進行改造升級,重推小型社區生鮮店。數據顯示,京客隆去年共計有21家傳統便利店通過裝修改造升級爲京捷生鮮便利店,此外,還新開業了三家京捷生鮮店和兩家愛家社區生鮮便利店。截至去年年底,京客隆旗下門店合計178家,其中京捷生鮮便利店40家,愛家社區生鮮便利店13家。

此外,京客隆還進行了系列經營調整。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是發力線上線下。京客隆的線上端主要包括兩個平臺,自有App和微信小程序。在配送時效上,從原來的三小時送達提升到了目前的兩小時內送達。

截至發稿,中國商報記者發現京客隆的微信小程序處於“暫時休息”的狀態。客服表示,小程序由於系統的問題暫時停業,如需下單,可以通過京東到家搜索“京客隆”進行購買。

閉店34家 負債率高企 老牌商超京客隆現狀幾何

(京客隆微信小程序商城界面)

商品方面,京客隆鍾情於自有品牌,對於生鮮、休閒食品、副食品、家居、日化類商品加大定製、買斷、自有品牌商品的開發,還引進了各類網紅產品。

然而,商品結構的調整給經營帶來的直接效果卻是微乎其微,京客隆去年直營零售業務的毛利率爲17.2%,僅比2018年的16.4%提高了0.8個百分點。

批發業務比重大

去年,京客隆零售業務收入爲41億元,成本爲34億元;批發業務收入爲64億元,成本爲56億元。與零售業務相比,批發業務在京客隆體系中佔據了更大比重。

“本集團除不斷鞏固與傳統銷售渠道的合作關係外,還將繼續開發新渠道關係以及加強上下游渠道資源的融合,進一步強化與各大電商主流平臺的深度合作。”京客隆這樣描述去年在批發業務上的進展。

那麼,京客隆的渠道合作商有哪些?又有哪些主流電商與其達成了合作?從京客隆披露的部分應收賬款對象來看,除了物美、家樂福、北京易初蓮花連鎖超市有限公司、北京永輝超市有限公司等傳統零售商外,還出現了京東、天津聚美優品科技有限公司、唯品會、樂蜂(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電商的身影。

在批發業務方面,京客隆十分重視自有品牌商品的推廣。爲了拓展分銷渠道,京客隆還成立了專業的由公司負責自有品牌產品開發與營銷管理的部門。從年報中可以看出,目前,京客隆的分銷網絡已經覆蓋華北、華中、華南、西北等12個省(區、市)。

在物流方面,京客隆去年還啓動了一個在北京佔地3.6萬平方米的智能物流項目的建設,該項目定位是區域全品類配送中心,可以支持批發業務全品類SKU(庫存單位)的倉儲配送服務。據瞭解,該項目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西六環、京港澳高速與京昆高速路交匯處,擁有3萬個儲位,最大庫容可以達到135萬箱,擁有自動化立體庫、拆零分揀機等。

中金研報認爲,當前零售行業正處於快速迭代變化中,京客隆的業務調整效果仍需要觀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