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虧損的內地業務,在財報中,永旺強調了數次“受新會計準則影響”,以及營商環境充滿挑戰。除了數字化業務之外,永旺將在今年繼續開店,預計將開設七家以綜合百貨超市爲主的新店,並將在廣州落實以開設小型超市爲主的戰略。

中國內地業務連虧三年 永旺今年仍將開七家新店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冉隆楠 圖/文)雖然做出了不小的努力,但永旺在中國內地的業務仍不見起色。近日,永旺(香港)百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永旺)發佈2019全年業績。財報顯示,主要受到新會計準則影響,年內內地業務錄得虧損8060萬港元。至此,永旺的內地業務已經連續三年虧損,且虧損正逐年擴大。和同行相比,永旺在零售業態上,尤其是數字化業務方面起步已經晚了不少。不過永旺表示將在今年繼續開店,預計將開設七家以綜合百貨超市爲主的新店,並將在廣州落實以開設小型超市爲主的戰略。

連虧三年的內地業務

從整體來看,永旺2019年全年業績較爲平穩。財報顯示,在充滿挑戰的營商環境下,集團全年收益保持平穩,永旺全年收益爲94.94億港元,同比減少1.88%;公司控股股東權益應占年度虧損1.89億港元,同比擴大3.4倍。

其中,年內中國香港業務的收益爲42.39億港元,同比減少3.2%,主要受新會計準則影響,香港分部最終錄得虧損約1.15億港元。內地業務收益爲52.55億港元,同比減少0.8%。然而,主要受到新會計準則影響,年內內地業務錄得虧損8060萬港元。

根據永旺官網信息,永旺成立於1985年12月,並於1994年2月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主要業務爲經營綜合百貨超市(GMS)。從近十年的財報來看,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永旺的收益和利潤都出現了良好的增長。但其淨利潤增長趨勢從2012年就開始放緩,隨後便出現波動下滑。直至2016年,永旺業績由盈轉虧,其中內地業務成爲拖累其業績的主要因素之一。2018年,永旺財報顯示,其香港業務增長迅速,業績扭虧爲盈,錄得溢利906萬港元。但內地業務仍處於虧損中,收益爲52.99億港元,同比下降1.8%,虧損5980萬港元,虧損額增加了44%。

財報顯示,去年,永旺旗下的廣東永旺、永旺華南兩家公司開設了兩家新店,並關閉了三家分店,並且新開的門店在首個運營年度錄得盈餘。

今年仍將繼續開店

對於虧損的內地業務,在財報中,永旺強調了數次“受新會計準則影響”,以及營商環境充滿挑戰。不過,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原因,根本的原因在於永旺的門店在內地競爭力不足。

和相對較爲穩定的香港市場相比,目前內地零售市場競爭十分激烈,新業態層出不窮,既有永輝、家樂福這樣的常規大賣場,也有盒馬這樣的新物種,還有各種生鮮電商、到家服務也在不斷提升消費者的消費體驗。相對而言,永旺主打的綜合百貨超市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突圍,勢必要花費不小的精力。

實際上,去年永旺也有不少動作,特別是開始在數字化方面佈局。去年4月,永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成立,同年12月,永旺開始試點永旺App,提供送貨到家服務。

據悉,永旺提出了“永旺經濟圈”的概念,永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將在其中擔任重要角色,意圖爲顧客帶來線上線下“同一個永旺”的優質購物體驗。顧客無需來店,通過智能手機就可以瞭解到店鋪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可以在手機上進行購物、“跨境購”以及下單、取消、修改等人性化操作;智能支付、自助結算、“即掃即購”等結算形式,讓購物流程變得更加便利快捷。永旺還將逐步把永旺夢樂城第三方商戶的顧客列入客戶管理系統,通過智能軟件、面部識別等技術,爲商戶顧客提供積分、停車、折扣券推送等服務,從而實現顧客共享。

財報中,永旺也表現出了對數字化業務的期待。財報顯示,今年永旺將擴大網上超市的O2O銷售,加強客戶關係管理策略,擴大穩定客源,並將進一步推進統一運營。

除了數字化業務之外,永旺將在今年繼續開店,預計將開設七家以綜合百貨超市爲主的新店,並將在廣州落實以開設小型超市爲主的戰略。與此同時,永旺還將擴大自有品牌特惠優(TOPVALU)在內地的開發和銷售數量,並計劃在內地推廣其在香港發展順暢的iC innercasual專門店及HÓME CÓORDY專門店,以及擴大美容相關的店鋪。

和同行相比,永旺在零售業態上,尤其是數字化業務方面起步已經晚了不少。今年,永旺能否在數字化業務上實現突破,中國商報記者將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