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地,一個小小的深山之村,她不染塵世,歲月不改,散發着歷史的悠香。她曾經是屏南四大書鄉之一,現在這裏也充滿了靜雅之氣。

廈,原爲房屋之義,把村子命名爲廈地,含有築室的吉祥地之意。但下是廈的諧音,不知者又會疑心是地勢的緣由,因爲村子位於公路往下三十米左右的山 坳。順着層層往下的石階,可見部分村莊的輪廓。若想細看,還需放慢步子,走進村中的巷陌,踩着青色的石板路,感受着牆角青苔散發的潮溼氣息,才能領略 那些古老的光陰,以及埋藏在光陰背後的故事。

廈地的肇基始於元代,據說與黃牛的啓示有關。有一年冬天,鄭氏先祖不見了一公二母三頭黃牛。夢裏一位長鬚老翁,帶着他找到一個低低的山坳,當時周圍的山頭 均被大雪覆蓋,唯剩一處黝黑。那裏隱約傳來牛哞之聲,循聲而去,發現一塊高約四米多的巨石之下,丟失的黃牛靜靜地臥在地上,另有三隻剛產下的小牛犢安然地 躺在它們的身邊。次日,沿夢境去尋,一切竟與夢中所見無異,於是這位先人認定,這裏必是綿延子嗣、繁衍宗枝的寶地。此爲廈地始祖鄭均志選址開基的傳說。

廈地不僅傳說美,我覺得更美的是這裏的每一處風景,指腹輕觸牆面,這裏的牆似乎都活了,他們呢喃細語,化爲清風,告訴你這裏百年故事,向你傾訴鄉村之樂與愁。

這些凝固的歷史,總有着令人讀不完的故事,品不完的美麗,他們踩着時光的步履不斷前進,變成散滿悠香的典籍。

廈地她不與時光變老,不因時光塵封,卻因時光變得更加豐腴而迷人,綻放出更加獨特的資彩。

時光的故事總是格外的動人,你可以在廈地的午後,靜坐一處,品一杯青茗,

慢讀這座小村。

被縷縷暖陽照拂,在這裏忘卻憂傷。

廈地的色彩,是連蕭瑟的冬日也無法抹去的,每至12月,深山中的廈地卻總能煥發新的生機。

黛瓦黃牆,老柿樹的枝丫縈繞牆頭,紅柿雀躍的跳動在枝丫上,掩蓋不住成熟的喜悅,每個的樂紅了臉頰。

採摘下來的柿子被晾曬於簸箕之上,也構成了一副絕美曬秋圖,美入人心。

旅行指南

廈地村位於福建省屏南縣屏城鄉東南部,距屏城鄉8公里。寧德出發到廈地約2個半小時,全程皆有導航,村內有住宿,餐飲。

文字整理:小閩君 圖片:美篇遊俠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