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紫陽,重慶市國資委辦公室幹部,2017年9月6日,他受組織委派,到奉節縣平安鄉林口村當“第一書記”。

在林口村,高紫陽每到一戶村民家,村民大老遠就開始招呼:“高書記”。通過高紫陽與村民的交流,記者們瞭解到,原來高紫陽與豬有“故事”。

解民事,他幫村民賣年豬

“劉明清老社長,你家的8頭大肥豬都賣了嗎?”

“賣了5頭,準備自己留1頭,還有2頭沒賣呢。”

每到一戶人家,高紫陽都能叫出村民的名字,知道他們家裏養了幾頭豬,對村民的基本情況瞭如指掌。

“平安鄉林口村高山糧食土豬,肉質好、口味佳,年豬最佳選擇,歡迎訂購喲。”這是高紫陽在微信推銷年豬的廣告詞,再加上幾張在村民豬圈拍的照片和過年豬、豬肉的照片,朋友圈立即炸開了鍋。

“這個豬不錯,一眼就能看出不是飼料喂大的”“好喫的豬肉”“豬肉看起來好安逸”許多微信朋友好評不斷,也表現出欲購的願望。現在,林口村的大肥豬都已找到了對銷口。

高紫陽不僅在微信上賣年豬,還爲村民劉遠登家批發賣了120—130噸蔬菜,解決了村民農作物愁銷路的現象。

駐村這段時間,高紫陽沒有在村委會安安靜靜呆過一天,他總是挎着一箇舊包,攥着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行走在鄉村小道上,瞭解村民家庭情況,並對每家每戶家庭成員、健康狀況、經濟來源和養豬數量等情況進行記錄。

剛到林口村的時候,高紫陽堅持“喫在村、住在村、幹在村”,選擇到五保戶家庭黃銀功家住。因爲住處和豬圈離得比較近,他每晚都是伴着豬圈的氣味睡去,有時半夜還會聽到豬叫,當他睡不着的時候,他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讓這個貧困村早日脫貧。

助脫貧,他將引進產業養藏香豬

高紫陽駐村以來,他主動融入村民之中,第一時間熟悉、掌握了林口村的村情民意。在前期廣泛調研的基礎上,他真的和豬槓上了,積極向市國資委、奉節縣、平安鄉彙報並爭取資金,準備在林口村大力發展藏香豬產業。

目前,在林口村四社大屋跡一帶建藏香豬養殖場工程已經開始動工。

爲振興平安鄉林口村集體經濟,實現可持續性發展,致力貧困村早日脫貧。他深知,要建設現代化農村,實現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根本,高紫陽積極引進奉節巴昌農業公司投資800萬,爲養殖藏香豬種豬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高紫陽在爭取資金的同時,輾轉重慶、貴州和西藏對種豬養殖進行考察,通過考察交流,更加堅定了他對林口村早日脫貧的信心。

當記者來到剛動工建藏香豬種豬養殖場的時候,看着村民趕着騾子馱着沙、石子、水泥,正在修建到養殖場的道路。路上也遇到了一些附近村民,他們看着記者一行來到養殖場修建地,“高書記是好樣的!”一名中年婦女豎起大拇指說道。

“我們這個工程是高書記帶過來的。”一名耄耋老人硬朗地說道。

“高書記讓我們搬我們就搬。”住在養殖場區域內的一對老夫妻放心地說道。

探路子,他向“巫姑臘肉”取經

當高紫陽和記者一行來到巫溪縣梓樹村進軒臘肉加工小作坊,高紫陽向他們來取經了。看着閒置的土瓦房冒出屢屢炊煙,不時飄出一股臘肉的香味,這裏正在燻臘肉,走進土瓦房內,掛滿了香腸、豬腿、豬肝、豬頭肉、豬耳等,記者一行紛紛拿出鏡頭留下滿是臘肉的壯觀場景。

在記者早早地品嚐臘味後,就圍坐在火堆旁,聽着重慶巫姑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彩成介紹臘肉醃製烘烤技術,她說,臘肉製作過程中是有很多講究的,從選料、醃製時間、儲存、熏製時間等每個環節都要注意……一直交流到夜深。

高紫陽和記者來到鄭彩成的公司時,正好趕上他們在準備發往大連的訂單,看着工人們選料、醃製、灌香腸、裝箱,忙得不亦樂乎!

聽完鄭彩成的介紹和實地查看後,高紫陽表示,他將組織林口村宰20頭土豬,找一戶閒置土瓦房進行試點製作成臘肉再售賣。

目前,林口村的大肥豬都不愁賣了,村民們都非常感謝高紫陽,但是他總是一句話回應了村民:“你們千萬不要感謝我,這都是我該做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