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以风水视角重新发现嘉应观之美

曾祥裕 曾海亮

黄河是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原大地与黄河朝夕相处,黄河水既有温顺的一面,也有暴怒的一面,其性温和时造福神州,其性发怒时,则天下无宁。我在河南行走到焦作武陟时,一座与治黄息息相关的嘉应观崛起在黄河边上。它彰显清代治黄的功绩,也反映了中国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生存智慧。

我仅从风水角度解析嘉应观的选址和布局,重新发现嘉应观之美。

嘉应观位于武陟县城东南十几公里处的二铺营村东,现在二铺营乡也更名为嘉应观乡。

黄河暴怒时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患,历史上黄河这条桀骜不驯的巨“龙”,无数次抖动它浑黄的身躯,奔腾咆哮,任性地冲开堤坝,泛滥成灾。历代皇帝把治理黄河当作重大的民生工程。

“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带,人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康熙皇帝的话道出了黄河与国家稳定的关系。为了把黄河治好,历史上不少帝王宵衣旰食。

清康熙帝非常重视黄河治理,曾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书写在皇宫的房柱上,六次南巡均到治河工地勘察。雍正皇帝重视黄河治理不让乃父。

黄河频频在武陟决口,让这个地名载入史册。

为何武陟成了黄河决口的重灾区?

从地理位置来看,武陟以上,黄河穿山越谷而来,不易为患,被称为“铜头”。武陟以下地势平坦开阔,河道左右流处是为“豆腐腰”,常酿成大患。康熙六十年到雍正元年,3年之间黄河在武陟地段4次决口。洪水如脱笼野马横冲直撞,势不可挡,不仅淹没了新乡、彰德、卫辉等地,而且经卫河入海河,直逼京津。

雍正一上任首先派出重臣堵复黄河决口,堵口成功后,命人建造嘉应观。雍正二年河道副总督嵇曾筠常驻嘉应观,主持河南、山东河务。嘉应观成为治黄指挥中心,雍正七年移驻济宁后,彰卫怀河务道仍驻武陟。

嘉应观的选址有风水讲究。

一为功利性纪事建筑。

雍正皇帝在武陟筑坝堵口成功后,登上帝位,不久便敕建嘉应观,其目的,一是彰显自己治河的丰功伟绩,二是希望永保黄河安澜、大清江山永固。在治黄取胜之处建立标志性建筑,在情理之中。

二有“撵风水”之说。

据传说,在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的孟、温、武境内,有一条黄土陵带,时断时续,蜿蜒曲折,人们叫它清风岭。它是一条土龙,从陕西黄帝陵东去,穿黄河在无山石之处渐露身形。从武陟县的城子、草亭、方陵等村潜过沁河,所过之地全部隆起,之后,它又东行至现今嘉应观所在位置,这片地方上空紫气环绕、彩霞夺目,有出真龙天子之象。

消息传到北京,雍正皇帝遂派钦差前来暗访。钦差发现祥瑞征兆,立即奏报雍正。正为黄河泛滥民不聊生而着急的雍正皇帝接到奏章后,十分惊慌,随即下令建造龙王庙以截住这股风水。

黄淮诸河龙王庙,是按照雍正皇帝的旨意仿故宫建造的。雍正元年开工,三年完工。雍正亲敕建嘉应观观名,又是写碑文,又是题匾额。怕压不住龙脉,又在总穴位上开挖深井,并铸以凶猛绝伦的河蛟坐住井口,再以巨型铜碑压之。还不放心,又在铜碑头上雕三龙,在亲书碑文上盖玉玺,并在亭顶造置“皇冠”。

至此,这个地方的龙脉被挖断,风水被破坏,真龙天子最终没有出世。当地流传的“撵风水”之说也许只是一段传奇,但是它为嘉应观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三是依照风水的背山面水原则来选址。

嘉应观北靠连绵不断的太行山,南临滔滔不绝的黄河水,从清《武陡县志》嘉应观位置图中可看出, 嘉应观之后正对着后面太行山的一个山头。这很明显体现了它的选址时,所倚龙脉为雄健太行山的一个秀峰来做靠山。

后有靠山,西有沁河过堂水,注入黄河。前面为开阔地。但其东西两侧无护砂,为了弥补左右空缺的风水缺撼,在其两侧分别建了道台衙署和河道衙署,以形成聚气敛气的格局,

四是嘉应观镇水口。

沁河是黄河中下游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沁源县太岳山南麓的二郎神沟,经安泽、沁水、阳城、晋城进入河南济源、沁阳、博爱、温县至武陟白马泉汇入黄河,全长485公里,落差1844米,流域面积13532平方公里。沁河防洪与黄河息息相关,远在宋金时期就有黄河都巡河官兼沁水事。自明清以来,均将沁河防洪与黄河统一管理。

武陟县的沁河河口为“豆腐腰”,也是与黄河交汇的水口。在水口处往往会建水口塔或水口庙镇水口。嘉应观也是风水建筑。其存在的风水意向就是镇水口,也是让疲软的“豆腐腰”挺起来。

嘉应观的建筑布局也有风水讲究。

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说:“我国寺庙建筑,无论在平面上,布置上或殿屋之结构上,宫殿住宅等素无显异之区别。盖均一正两厢,前朝后寝,缀以廊屋为其基本之配置方式也。其设计以前后中轴线为主干,而对左右交轴线,则往往忽略。交轴线之于中轴线,无自身之观点立场,完全处于服用地位,为中国建筑特征之一。”嘉应观的布局特点是严格遵循这一原则。

嘉应观的主轴线上有三进院落,第一进院落是由轴线上山门和严殿与东西更衣殿围合成的空间,第二进是轴线建筑严殿和中大殿与东西龙王殿围合组成的空间,第三进院落是轴线建筑中大殿和禹王殿与东西雷公殿与电母殿围合成的空间,

嘉应观集宫、庙、衙于一体,建造时仿故宫的布局设计,严格按照《工部工程做法规则》建造,特别御碑亭造型独特,六角重檐,伞形园顶,金黄色琉璃瓦覆顶,酷似清朝皇帝的皇冠。

此外,嘉应观是集清代官式建筑和地方特色为一体的建筑群,其中轴线上祭祀部分的建筑官式特点特别浓厚,而东西跨院的地方特色却又十分鲜明。

从中轴线依次游览,无不发现风水“过白”手法的运用 。

所谓“过白”,就是后栋建筑与前栋建筑的距离要足够大,使处于后进建筑中的人通过门樘可以看到前一进的屋脊,即在阴影中的屋脊与门樘之间要看得见一条发白的天光,此做法称之为“过白”。

学者何建棋在《潮汕民居研究》一文说,潮汕地区传统建筑的间距要求,是站在后厅神龛前,能在后厅封檐板以下的视野里,望见前座建筑的完整画面,并且,前面那座建筑屋脊上,还要有一线天空被纳入画面。

“过白”要求留有一线蓝天,对于房屋殿堂建筑是有实用价值的。那一线天,关系着房间内的采光纳阳。同时,纳取一线蓝天白云,更有舒展画面的重要作用,使得画面中的景物不仅是完整的,而且是舒展的。在建筑群轴线上,诸如牌坊门、门楼等,形成“过白”景框的举目点,并不在室内。留天的目的也就不是为了采光,而全出于对景框画面的考虑。画面所取,如果形缺,犯忌;即便完整,但过于局促而有压迫感,也不吉。这是旧时风水之说的持论。

抛开风水来看"过白",它实际上反映了在建筑物空间组合方面,古人审美经验的运用。

来到嘉应观,还不可不了解其“三绝”、“两大谜”。

“三绝”:

一是高4.3米的御碑列全国铜碑之冠。

御碑亭,一进大门迎面就可以看见它,伞形结构,上顶宝珠,黄色琉璃瓦,看着有点像清朝皇帝的皇冠。这亭子里面藏有全国独有的国宝“中华第一铜碑”。

亭子的对联上写着:“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心泰否关乎大清江山”御碑亭里的高大铜碑,高4.3米,24条龙缠绕其间,象征一年24个节气。碑文由雍正皇帝亲笔御书,盖有“雍正御笔之玺”,11行431个字的碑文记载了黄河的地理面貌、流域历史、水患与治理情况,强调黄河与百姓、黄河与朝廷的利害关系,对黄河的治理和建造嘉应观的缘由加以说明。非常精致。

碑下压着的是传说中的“河蛟”,龙头、牛身、狮尾、鹰爪,它曲身回首,二目圆睁,吞云吐雾,大有翻江倒海的气势,被认为是黄河泛滥成灾的祸根,用刻有二十四条龙的巨碑压住,寓意黄河不再泛滥,也可见雍正治河的决心。

据说,碑下有一水井与黄河相通,每遇黄河涨水,井水就会从蛟龙眼中冒出,当地人在此观察水情,了解黄河水势十分灵验,堪称奇事。

经测,御碑亭:子山午向兼壬丙。

二是大王殿天棚上的65副满清彩绘龙凤图,构图古朴典雅,色彩鲜艳明快,意蕴深沉幽远,充分体现了满清民放的独特文化氛围。

经测:癸山丁向兼子午。

三是钟楼上的铜铸,钟上铸着八卦图,能奏出不同的声音。

导游说,当你站在铜钟前,找到你老家所在方位,连撞三下,可保佑你及家人身体健康。我听后,欣然撞钟,悠扬的钟声飘荡在蓝天白云上,带着我向远方亲朋好友的祝福飘向远方。

“两大谜”:

嘉应观的一个难解之谜是它的中大殿。

两百多年来,即便是在兵荒马乱无人看护的时候,这个大殿也不结蜘蛛网,不落灰尘,连鸟虫都不进。

第二个谜为“齐缝墙”。

嘉应观的禹王阁是个高18米的两层楼,两百多年来,这个位于地震带上的建筑经历多次地震一直屹立不倒,专家认为,这应归功于其具有防震功能的“齐缝墙”。

一般的砖瓦建筑,墙体都是砖与砖相互咬茬,而禹王阁的后檐墙互不衔接,独自向上,故称“齐缝墙”。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当年雍正皇帝下旨挑选工匠,当地在数百个能工巧匠中选中谢旗营的王氏三兄弟,老大垒东山墙,老二垒西山墙,老三垒后檐墙,三个人各调各的线,各砌各的墙,完工后,监工发现三堵墙互不衔接,容易倒塌,认为是对禹王的不忠,于是将三兄弟打入死牢。兄弟三人在狱中向皇帝申冤说,我们不是对禹王不忠,而是想到地壳有软有硬,一旦地震发生,这样的建筑会起到防震作用。于是皇帝放了三兄弟。

二百多年来,嘉应观经历了三次大的地震,仍巍然屹立,这引起了当代建筑学家的关注和研讨。专家认为,这种“齐缝墙”实际上是现代建筑概念中的“沉降收缩缝”,的确具有防震作用。

游完嘉应观时近中午,我们一行驱车行走黄河防洪堤坝上,几经周折,找到黄河边一个渔船,面朝辽阔的黄河,吹着河风,吃着鲜美的黄河鲤鱼等美食,其乐融融!是为记!

相关文章